老特拉福德球場內在歡天喜地,大老板總要穩重一些,雖然內心很振奮,還要裝出一副成竹在胸的從容。
周不器就接著說剛才那個話題,“朗尼克是理論大師,你不是說他的身體狀況不是太好嘛,那就彆當主教練了,當體育總監最合適。由他來當首席戰術官和首席轉會總監,他來規劃這個足球生態係統下的競技結構。”
“嗯。”
霍普已經接受了這麼一個偉大的構想,心中很是感歎。這個年輕人,膽子可真大啊!這可是一出大戲,一般人還真做不來!
周不器道:“在巴西做一個球隊,尋找當地的天才球員,實力強、潛力大的可以引進到希臘的球隊,完成升級。如果在希臘也打出身手了,接下來就可以引進到你的球隊霍芬海姆,進一步地升級。如果特彆優秀,說不定可以直接加入曼聯。”
霍普道:“是啊,你說的這個足球生態如果真的構建起來了,就不是簡單的戰術層麵的生態統一,也為球員的平台性轉換提供了更好的內部渠道。”
周不器笑著說:“對,在巴西、南非、美國和中國做四支球隊,其實就相當於四家衛星深層次的衛星俱樂部。因為所有的球隊戰術打法都一樣,所以當球員升級的時候,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適應新球隊,而不是遭遇水土不服。像中美兩國職業聯賽水平較差,但比較有資金實力的球隊,還可以引入一些從降級過來的球員。這個體係的輪轉係統就搭建起來了。這是一個大體係,優秀的球員在體係內升級,最高可以升級到霍芬海姆和曼聯。也可以為一些垃圾合同提供了降級的空間。”
“很有道理。”
霍普先生漸漸地覺得這樣的一個足球生態產業模式構思,有很大的創新性和執行可能性。
周不器接著說:“很多巴西球員,包括中國球員來歐洲踢球,都會很不適應,很多有實力的球員都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構建這樣一個生態係統,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歸根結底,他還是為了要在國內做足球。
這套模式,可以極大地改善中國球員留洋出海的尷尬局麵。
很多國內球員來到歐洲,都跟去了新世界一樣,要接受全新的足球理念和訓練模式,適應起來就很費勁,就很難發揮出來。
還有一點,就是國內球員的轉會限製很大。
很多球隊都很自私,不願意為了放隊內的優秀球員去歐洲更高的舞台上提升自己,都想死死地捂在自己隊裡,從而在聯賽中奪得一個好成績。
這好成績有個屁用?
對國家隊來說,隻是副作用。
就算有一些國內球隊比較有情懷,願意放隊內的球員去歐洲踢球,那也是有條件的,得是很高的舞台才行,比如英超、德甲、西甲之類的。
可這就出問題了,就國內球員那點水平,能直接踢英超嗎?
小學生哪能直接跳級去讀大學?
真要是這麼乾了,就算這個小學生是天才,也會被跨度太大的跳級而磨滅掉。所以周不器的選擇是多設幾個升級版。
在希臘買一支球隊,這是初中。
希臘超級聯賽的水平比中超高,但也高不到哪去。除了有傳統三強之外,其他13支球隊的實力都比較弱。
升級力度有限,國內球員過來之後,就會有很充分的發揮空間。
在這個生態係統下,所有球隊的戰術打法都是一樣的,國內球員可以更快地適應,更快地融入。如果在希臘踢出來了,那再以此為跳板,升級到霍芬海姆或者轉會到五大聯賽的其他球隊,甚至可以加盟曼聯!
如果這樣一套設計都無法幫助到中國足球,那就真沒辦法了。
這套模式,在前世可是取得了非常壯觀的成功。
朗尼克就幫助紅牛集團構建起了這樣一套“紅牛係”的足球生態,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頂尖球員。幾乎所有的德係教練都去紅牛係的球隊裡搶人,包括從非洲找來的馬內,從亞洲找來的黃喜燦、南野拓實,以及大名鼎鼎的哈蘭德。
霍普先生還有一個疑惑,“可是,這套足球生態模式,到底要怎麼盈利?”
周不器道:“這的確是一個麻煩,目前我也沒想出什麼太好的辦法,無非就是人口販賣了。從低級彆的聯賽和地區培養、挖掘人才,輸送到歐洲,然後借用希臘或者霍芬海姆的平台賣出高價。當然,前提是霍芬海姆願意加入到這個體係中來。”
“我考慮一下。”
霍普先生點了點頭,接著看比賽。
坐鎮主場的曼聯牢牢占據了場上的主動,1:0領先後沒有龜縮防守,而是攻勢一浪高過一浪,終於在比賽第37分鐘,由斯科爾斯在禁區外的一腳遠射再度破門!
2:0!
贏定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