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荷笑道:“是正常邏輯,但是有新玩法。淘寶上的服裝商品太多了,可能有幾十萬種。就算淘寶的體量很大,能存儲下足夠多的圖片。可是,淘寶的用戶也沒有那麼多時間逐一地瀏覽,最多就是瀏覽前幾頁。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服裝款式,受眾很小。受眾小,就意味著店鋪利潤太少。”
周不器也是第一次聽人說起這裡麵的一些內幕,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張緒豪連連點頭,“對一些小商家來說,就算受眾很小,也無所謂,能賺錢就行。可是對一些有野心的淘寶店鋪來說,他們不會滿足於小眾市場。”
覃荷道:“對,淘寶在業務層麵已經改革了,過去的淘寶分拆成了兩家。一家是淘寶,這是集貨攤,主要麵向小攤主。另一家是淘寶商城,有點像百貨大樓,主要就是麵向一些大店鋪。這些大店鋪,可以拿到更好的推薦資源,同時也要繳納更多的管理費和服務費,他們必須要想辦法增加銷量。”
“所以就是爆款策略。”
“對,爆款。”
“怎麼打造爆款?”
“核心還是選品。”
覃荷笑嗬嗬,多少有幾分嘲弄的意思。
搞來搞去,又落在了選品上。
這特麼是最難的一關!
選對了還好,選錯了,那就全砸在手裡了,等著巨額虧損吧!
國內有著全世界最大最完整的服裝貿易供應體係,每天的新款服裝將近1萬種,一個月就是二三十萬種。
從這裡麵去挑選爆款,誰能挑出來?
無異於大海撈針。
覃荷道:“淘寶上的製造爆款趨勢,在我看來太粗放了,就跟豪賭似的。店鋪主去服貿批發市場,在上百萬種服裝品類中做選擇,然後押寶似的選擇其中的三五款,賭這幾款衣服能夠獲得大眾的一致認可。拿到淘寶上,他們就開始瘋狂地砸錢買流量、買廣告,把這幾款衣服推到更顯眼的位置去吸引用戶,企圖引發爆款效應。成功了當然好,可以大賺一筆,我聽說有的商家上半年就賺了3000多萬。要是選品失敗,押錯了寶,可能就要庫存幾十萬賣不出去,就賠光了。”
周不器感歎道:“是啊,歸根結底,還是選品,沒人能萬無一失地抓穩市場中的大眾偏好。93年的時候,我爸也做過服裝生意,也是選品選錯了,根本賣不出去,虧了20多萬。”
歸根結底,這是個審美的兩極性:通俗審美和藝術審美。
通俗審美就是大眾審美,大眾喜歡什麼,什麼就是美的。
藝術審美,是小圈子裡的一批有話語權的精英們認為什麼是美的,那什麼就是美的。
前者代表大,後者代表強。
比如好萊塢商業大片和法國藝術電影。
比如開心麻花和人藝。
又比如zara和愛馬仕。
愛馬仕推出新款服裝,一年就那麼十幾樣。有的服裝設計得跟麻袋片似的,引來了大眾的群嘲,覺得很可笑,市場的反應卻完全不同,發生了供不應求的搶購。
因為愛馬仕的消費者不是大眾階層,屬於社會中的上流,這幫人都有著一種“皇帝的新衣”般的自我虛榮。
看不懂?
不理解哪裡美?
沒關係,最優秀的設計師們都認為這是美的,那就是美的。通過更高級的審美來展現自我不媚俗的高品位就夠了。
zara就不一樣了,這是賣給普通老百姓的快消品,得是老百姓自己覺得好看,他們才會買。所以zara就隻能玩海量戰術,每年推出將近2萬款新品服裝,總歸有幾款能砸中用戶的審美喜好。就可以把銷量和規模做到世界最大。
所以從市場來看,還是大眾審美的難度更大。
藝術審美是小圈子遊戲,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共識。就像畫畫,就算梵高、畢加索的畫再醜,那也沒關係,這是藝術瑰寶;就像詩歌創作,內容再難以被大眾理解,隻要得到了行業內的認可,就是優秀作品,屎尿屁也能暗喻出新高度。
放在商業裡,就比較容易了,愛馬仕隻需要把最優秀的能夠得到業內共識的設計師挖來,就可以確保長盛不衰。
對zara這種大眾圈子就很難判斷了,大眾審美很容易受到不同時期的政策、輿論、文化、生活質量、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很難準確判斷。
淘寶或者百貨商場裡賣的衣服,通常都是大眾審美的商品,選品難度就太大了。
選錯了,就是致命的。
覃荷似乎要解決這個問題,笑著說:“我們的大學生還沒有進入社會,更多的是大眾審美。校內團購可以解決服裝品類中大眾審美的選品難題!這是我們做服裝定製生意更高的社會意義!”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