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也有這樣的意向,“具體說說?有想法嗎?”
張緒豪道:“具體的施行,得有更全麵的行業調查。不過,現在大體上想一下,也差不了多少。當年在魔都的大學裡做奶茶店,供應鏈體係就是我搭建的,大同小異罷了。”
“我怎麼聽說你托的是你家裡的關係?”
周不器笑哈哈。
這個張緒豪不是普通家庭出身,他家在魔都的工商業有很大的影響力,要不是早些年被打倒了,那可比石婧琳家厲害多了。
這也不奇怪,正常的名牌大學高材生,誰會在大學期間幾乎荒廢學業地去搞事業?
一定得是有特殊的出身,或者有一些特殊的人生境遇。
張緒豪沒接這茬,很認真地說:“做衣服,無非就是找好款式,然後采購原材料,然後再裁剪、封裝、出貨。這是傳統端,最是費時費力。家庭作坊的實力太弱,要是讓他們自己去找國外的新款服裝,自己去修改設計,自己去采購原材料……那效率就太低下了。”
“校內網來做?”
“對,一定是校內網來做,家庭作坊一共就那麼幾個人,就安安穩穩地按照訂單要求裁剪衣服就行了。”
“代工廠思維。”
“對!”張緒豪雖然不懂服裝行業,但他對手機行業比較懂,過去這一年,他是紫微星魔都國際部的副總裁,給柳晴打下手。
柳晴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尋找一些優秀的手機上遊產業鏈公司,予以一定的戰略和資金上的扶持,該重組重組、該整合整合。
借著愛斯達的關係,儘早地把國內的手機產業鏈供應體係做起來。
這可比服裝產業鏈複雜多了!
手機製造雖然普遍都是組裝,可即便是組裝機器,這也是高科技領域,也要碾壓級地領先傳統的服裝行業。
手機製造,都是代工模式。
手機廠商設計好手機的款型,管理好供應鏈,把需要的零配件都采購好,然後交給代工廠。代工廠什麼都不用管,隻生產就夠了。
這樣一來,代工廠就可以專注地做加工組裝的事,效率就大大提升了。富士康就是業內王者,把生產效率做到了世界之最,科技水平也許不太高,可是把流程工藝和管理工藝做到極致,也一樣是核心競爭力。
相比較之下,服裝行業就太落後了。
尤其是中小企業。
那些以家庭為單位的製衣作坊,都是男主人在外麵跑業務,采購原材料或者新款出貨,老婆孩子在家沒日沒夜地趕製新衣。
要知道,采購和銷售是兩個有著很大學問的領域,對大公司來說都要有兩個不同的團隊來分彆運營。
就老哥一個,憑什麼能把這兩件事同時做好?
可想而知南方的那些家庭小作坊,普遍日子過的都不太好。在這種傳統行業的江湖裡,就是欺軟怕硬,看見強的跪下,看見弱的欺負。
小作坊的生意……那肯定是能多賺一筆就多賺一筆。
采購原材料?
價格一定很高。
新款服裝銷售?
價格一定很低。
整個產業鏈的上下遊一定會不遺餘力地壓榨這些製衣作坊。
周不器深以為然的說:“如果校內網能夠把整個服裝產業鏈統籌起來,就可以讓那些家庭作坊的日子過的好一點。以校內網的名義去跟原材料廠商談,就可以幫助製衣作坊拿到最優惠的價格。如果真的把爆款模式做起來了,銷售端也可以給出一個很可觀的價格,來確保他們的利潤。”
張緒豪道:“對,手機代工廠的模式不能完全複製到服裝廠。這種家庭作坊……信譽度不如那些知名代工廠。為了避免原材料的浪費,還是應該讓他們自己花錢采購。不過,校內網可以居中牽頭,數字化運營。”
“嗯。”
周不器越發覺得這個思路可以,是對覃荷這個定製服裝生意的進一步完善。
張緒豪道:“具體的策略,還需要慢慢來。可大體規劃是有的,校內網要推出一個可以跟微書對接的強大的供應鏈管理係統,打通原材料供應商、校內網和家庭作坊三者之間的關係。校內網這邊負責搜集國外最新的服裝款式,並開發一款小軟件來修改款型……這個很容易,就跟我做的微美秀圖一樣,可以簡單操作,也能推廣給家庭作坊使用。”
周不器好笑道:“對,微美秀圖是修改臉,這個修改衣服,都差不多。”
“對,差不多。”張緒豪越說越興奮,“校內網就是居中,把一些數字化的工作都做好。團購發起後,根據校內團購的訂單數量,開始分配生產。分配的時候,要把原材料供應商和家庭作坊一起分配。嗯,可以跟同城快遞公司建立合作,把快遞公司也加進供應鏈體係裡。快遞公司去供應商那裡拿貨,然後配送給家庭作坊,當天就可以開工。”
周不器一揮手,“彆計劃太多,還沒說讓你當校內網總裁呢。”
“我還有第三點理由,郭鵬飛說了,隻要我提出這個,就保準能說服你。這個理由,最符合你的人性!”
“是嗎?”
周不器一下就心虛起來。
這個郭鵬飛,瞎搞什麼?
不會是建議張緒豪把他的堂姐表妹姑媽三嬸什麼的實在親戚介紹給自己吧?
胡鬨!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