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東土豪入主後的曼城對周大老板形成了一定的壓力,但他總體感覺不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曼聯的底子很厚。
曼城雖然斥資2億英鎊來改造訓練基地,可他們的底子太薄了。曼聯這邊隨便花點錢,就能做得比他們更好。
現在周不器做生意,有一種一路平推的感覺。
各行各業,樣樣都行!來吧!
就跟比爾·蓋茨似的,從微軟退休了,在其他領域做生意,一樣能夠獨領風騷,做金融、做慈善、做工業、做食品,還研發出了世界上最薄的避孕套,甚至包括農業產業的投資。這哥們似乎喜歡當農民了,在不斷地購買土地,已然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地主。
不過,做生意不是按部就班的做計劃,要緊隨市場的變化才行。
很多時候,一些大的市場變動的不可抗力,就讓人有些難受。
就比如最近有著在全球蔓延趨勢的歐債危機。
周不器乘飛機準備回國了,去港府進行婕妤傳媒ipo上市前的最後安排。幾個月前剛剛運作完了太尊地產的上市,流程他已經很熟了。
在飛機上,就聽到了一係列很不好的消息。
還不是來自甄妤師姐,也不是來自婕妤傳媒的徐百卉,而是來自主管遊戲業務的唐·馬特裡克。
馬特裡克的精氣神顯然沒有前段時間那麼洋溢了,即便知道了自己即將成為暢遊ceo的內部消息,也掩飾不了他此刻的頹喪,“周,經濟危機又來了。”
周不器知道,“歐債危機吧?”
“對,已經影響到美國的金融市場了。”馬特裡克很無奈,“美國的各大銀行、投行和金融機構最近都紛紛公布了第一季度的財報,觸目驚心,利潤普遍都同比降低了30左右。”
同比降低30,就是跟2010年的第一季度相比,降低了30。
這就很慘了。
金融機構們好不容易眼看著從次貸危機中走出來,業績開始複蘇了,經濟趨勢開始向好了,歐債危機卻來了。
金融行業受到衝擊,那整個金融市場都會遭受波動。
這就是大環境的不可抗力,就很無奈,即便是周大老板有三頭六臂,也沒法在這種全球經濟惡化的大背景下獨善其身。
可想而知,暢遊的股價又崩了!周不器暗自為老張發愁起來,有點明知故問:“股市怎麼樣?動蕩很大嗎?”
“很大!”馬特裡克的表情很沉,“所有股票都在下跌,所有市場的指標都在暴跌,暢遊……暢遊過去兩天的股價又跌下去了13,現在隻剩下了6.2美元。”
四周前,暢遊上市。
發行價11.5美元,現在股價隻剩下了6.2美元……幾乎腰斬!這一波操作,可是把美國投資人給坑個夠嗆。
好在股價暴跌不是暢遊自身的問題,是金融大環境和整個遊戲行業認知的分歧導致,是全球的遊戲公司股價都在暴跌。
如果是暢遊個體的事,美國投資人保準就急了,就開始私底下聯合,要發起集體訴訟了。
周不器就很慶幸。
歐債危機是不可抗力,誰也抵擋不了。
暢遊上市的時機,選在了最恰到好處的時候!要是聽老張的建議,或者聽那些華爾街投資人的忽悠,修改上市方案,把ipo的日期再拖延幾個月……不用幾個月,再拖延一個月,暢遊的ipo上市就會徹底崩盤。
暢遊上市的時候,融資規模達到了26億美元。
要是磨磨唧唧地拖延了,現在這個階段上市,也就能融到13億美元。對暢遊來說,股價、市值什麼都是虛的,這玩意隨時在變動,到手的錢才是實惠的利益。
同樣一件事,也就是四周的時間差,暢遊就多賺了13億美元!資本市場可真神奇呀!
當然,這也要歸功於周大老板的魄力,是他的當機立斷拯救了暢遊。要是他當初沒有果斷地出手,自掏腰包接盤了剩下的7000萬股以強力的姿態推進了ipo的流程,讓暢遊陷入了跟那些金融機構複雜又漫長的討價還價當中,可能真會壞事。
有了這個強大的理由,他這個暢遊董事局主席,就更加地名正言順了。
不過,這裡麵還有一點疑惑沒法解釋。
暢遊上市的時候,是3月14號。
第一季度已經快結束了。
難道當時美國的金融機構內部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沒感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外人不知道,他們內部有種種數據,肯定早就知道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