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也用不了那麼多,”甄妤很無所謂的樣子,“總歸是可以把錢花出去了,抹平了利潤,收支平衡了。”
周不器哈哈一笑,“甄妤師姐,你心可真大!”
甄妤白他一眼,“本來就是,對一家公司來說,建廠房、建大樓、買設備所支出的資金,與買原材料、買球員的資金一樣,都是成本。隻不過這個成本不會在當期被全部列為成本,而是通過多年折舊,分攤計入成本……嗯,你知道什麼叫分攤成本吧?”
“伱也太小瞧我了。”周不器也知道一些常識,“就跟足壇轉會一樣唄,就像今年夏天曼聯以4500萬歐元的價格買到了莫德裡奇,簽下了5年合同,分攤下來,每年的支出是900萬歐元。”
甄妤輕輕頷首,“不過,這種分攤也不是一成不變,就看怎麼做賬了,可以5年分攤,也可以隻在1年統計。”
“哦。”
這周不器就不太清楚了。
甄妤輕聲道:“就像買股票似的,你知道巴菲特是怎麼買股票的嗎?很重要的一個數據,就是固定資產的分攤時間。賺錢能力強的公司,往往會傾向於縮短分攤時間。相反,盈利能力不強的公司,會想辦法延長分攤時間。通過這樣一個財報的分析,就可以不用進入內部做背景調查,也可以很清晰地判斷出一家公司的成長潛力了,就可以分析出他們的股票價值了。”
“哦。”
周不器這就很尷尬。
他哪懂這些啊?
他買股票,就隻有一招,跟著感覺走,上來就滿倉。看好了就買,買完了就放著不動,美其名曰價值投資。
甄妤接著說:“過去這個賽季的1.7億英鎊利潤,不算太多,可以很容易地分攤掉,但這不是長期的辦法。就算足球有特殊性,有著很多隱藏利潤、填補虧空的辦法,可從長遠的視角來看,還是照章辦事比較好,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曼聯真的達到收支平衡了唄!”
“這恐怕不太可能,”周不器搖了搖頭,“曼聯在我手裡,想不賺錢都難。上賽季曼聯是小三冠王,歐冠冠軍、英超冠軍和聯賽杯冠軍,這推動了收入的大幅度上漲。曼聯不可能每個賽季都有這麼多冠軍,但長期的賺錢還是比較容易的。”
前世的曼聯,在三德子手底下,每年還要給格雷澤家族顧問費,還要給他們分紅,還要為他們償還巨額貸款利息……即便這樣,曼聯都有著非常健康的財務狀況。
現在周不器接手曼聯,所有的隱患都排除,想不賺錢都難。
甄妤道:“收入會持續增長,那就增加開支唄。”
“怎麼增加?”
周不器對此其實有一些準備,就是逐年逐步地提升曼聯的薪資水平。
頂級球員們都喜歡去皇馬、巴薩,還有一層原因,就是工資足夠高。
現在全世界的足球運動員收入排行裡,排名第一的是c羅,稅後1130萬英鎊,皇馬球員;第二是伊布,稅後1040萬英鎊,雖然他現在效力ac米蘭,但70的工資還是由巴塞羅那支付。
第三,巴薩的梅西,稅後910萬英鎊;第五,皇馬的卡卡,稅後870萬英鎊;第六,曼城的阿德巴約,稅後740萬英鎊;第七,皇馬的本澤馬,稅後730萬英鎊。
到了第八,才終於輪到了曼聯的核心球員魯尼,稅後720萬英鎊,這還是加薪續約後的結果。
皇馬和巴薩給球員開出的薪資足夠高,吸引力當然就水漲船高。
曼聯想要有更大的吸引力,就一定要在薪水上有足夠的競爭力,像貝爾、羅本、施魏因施泰格、拉姆、範佩西、費迪南德、維迪奇這些過去幾個賽季連續為曼聯捧杯的功勳球員,都有必要進一步地加薪。
吸引力就是品牌。
曼聯要超越皇馬巴薩,成為全歐洲球員薪資水平最高的俱樂部。
甄妤師姐想的完全不是這回事,“增加運營支出呀,就像五星級酒店的頂層,咱們住進去……所有的花費,都算在曼聯的賬上。曼聯賺得多,咱們多花點,不就抹平了?曼聯隻要不上市,還不是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就算是上市了,很多人也都在這麼做。”
周不器好笑道:“甄妤師姐,你真是越來越有華爾街資本家的風采了!”
“反正我已經出主意了,怎麼選你看著辦。”甄妤站起來,伸了個懶腰,“要我說,曼聯的財報漂亮一點也挺好。曼聯的財報越漂亮,才越會吸引到歐洲俱樂部的關注和學習,從而跟進曼聯的策略,加深跟紫微星數媒的合作。”
周不器略作沉吟,緩緩地說:“行,那就這麼辦。嗯……31層、32層……就兩層感覺少了點,還是留出5層吧。28層是辦公區,29層、30層、31層、32層都留在咱家用。”
“我回房間休息了,累了。”甄妤打了個哈欠,轉身要離開。
“啊?”周不器對著她的背影喊,“你不侍寢嗎?”
“明天吧,坐了一天飛機,先倒個時差,好好休息一下。”甄妤回眸瞟他一眼,“你去疼你的小美人麥飛雪吧,胸可真大,真誇張。”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