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周不器沒有武斷做出決定,要先回去研究一下。
這件事還真是比較複雜。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庫裡安的建議顯然是最好的。想要開發出一款原創的雲數據庫,那是一項巨大的科技工程。
能開發出一個版本,那就很了不起了。
中美這邊兩個團隊同時啟動,各自去搞一個版本,那就有點太不現實了,也會造成巨大的浪費。
最好的方案,當然還是集中資源辦大事,合二為一主攻其中的一款。
哪一款?這就是一道再簡單不過的選擇題了,一定是選擇庫裡安的那一款。
可這就出現了一些價值觀上的分歧。
倪強帶隊開發出來的這款雲數據庫,就算問題多多很不成熟,就算是基於國外的開源框架,可這總歸是自研的高端產品。
數據庫跟芯片、航空發動機短艙、觸覺傳感器、手機射頻器件、icip技術、重型燃氣輪機、激光雷達、適航標準、高端電容電阻、發動機等領域一樣,在核心技術上都是受製於人。
倪強做的這件事,帶有著情懷屬性,也彰顯著紫微星的社會責任。
這要是廢棄了,豈不是有悖紫微星自身的價值觀?
當然,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總歸有辦法解決,現在這個時代更多的是推崇個人主義,情懷當不了飯吃。
關鍵是廢棄了倪強的這個項目,會傷害到他的團隊裡的那些優秀技術人才的利益。
有機會,才能成長。
成長了,才能晉升,才能拿到更好的待遇,才能有更多的理想層麵的追求。
要是廢棄了倪強的這個項目,讓他的團隊去給庫裡安做一些打雜的活,他的團隊的成長就會放緩,很多有上進心的人就會不滿意。
恰恰倪強的團隊裡都是高級工程師,按照紫微星內部的技術職稱標準,全都是t6以上的資深專家,都很年輕,都想在技術領域有著更深的造詣。
公司不給機會,他們就會很失望。
甚至可能會離職。
國內留不住人才,很多時候其實就是缺乏機會。中低檔次的人才,是因為國外可以賺更多的錢,所以出去了。
高級人才就不太一樣,達到了世界級科學家的水平,那就是物以稀為貴,在國內可能會比在國外賺到更多的錢。
但他們還是要去國外。
因為國內缺乏相關的項目、相關的配套設施和相關的產業結構,國內沒有機會就隻能去國外。
紫微星現在堪稱是國內技術含量最高的互聯網公司了,已經是公認的超過了百度,在校招的時候就能很明顯地體現出來。
如果紫微星都不能在這方麵做出表率,都不能提供合適的機會,那麼那些留美深造的高級人才,憑什麼要回國發展?
就算拋開那些情懷理想、社會責任、企業價值觀不談,擺在周不器眼前的一個現實,就是他不能讓倪強以及他的團隊失望。
周不器對此可是深有感觸。
當年百度有一個技術含量極高的自研大數據項目叫“金字塔”,搞來搞去實在搞不下去了,百度就放棄了,打算投靠國外的開源方案。
結果就是“金字塔”項目裡的那些科學家們都非常失望,對公司來說是一個選擇,對他們來說卻是葬送了理想、追求和未來的機會。
然後,就人心動搖了,要出現集體離職潮。
好在當時周不器動作很快,跟百度達成了合作,把“金字塔”項目給接盤過來了,這批人就高高興興地加入了紫微星,成了飛天數據庫的核心開發成員,在楊振坤的帶領下真的把自研做起來了,在自主研發上“圓夢”。
回過頭來看,這實在是周不器一次戰略決策上的失誤。
可是,潛藏的好處一點都不少。
周不器從紫微雲的大樓離開,回到了自己的行政大樓,沒有回自己的辦公室,直接去了張一明的辦公室,又叫來了賀陽、郭鵬飛、程秉皓等幾個有空的高管,說了自己的想法。
“飛天數據庫的確沒有像預期那樣,隻能變成一款小眾產品。可我們不能忽略了公司在這款產品上收獲的無形資產的價值。”
周不器上來就是這麼一句話,讓張一明、賀陽、郭鵬飛等人都一愣一愣的。
郭鵬飛很驚訝地看他,“你受刺激了?”
周不器氣道:“我剛才被強尼拉過去,說了一通雲數據庫的事。”
“哦!”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的確,這件事的確是紫微星這邊目前比較棘手的一件大事,已經不是技術委員會能夠決定了,需要由紫微星的最高權力機關決策委員會來決定。
周不器接著說:“從商業層麵和業務布局方麵來看,飛天數據庫的確不儘如人意,但是彆忘了,這款產品給很多有著技術追求的人帶來了希望。紫微星在國內能有著硬核科技的品牌認知,最開始也是源自這款產品。”
程秉皓連連頷首,“沒錯,商業要賺錢。可是對一家大公司來說,樹立品牌,就是賺錢。無形資產也是財富。我一直都在說,不能否定飛天數據庫這個項目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