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廣坤是個技術專家,性格很直,大咧咧地說:“一台的成本,大概是5000元吧。其中,最大的成本是要從國外采購的關鍵位置的各種芯片,大約要花費3000元。其他成本是2000元。我指的是物料成本,不算我們的研發經費。”
周不器問:“跟外麵的服務比呢?”
盧廣坤瞥了史總一眼,淡淡地道:“5000塊的服務器,性能應該跟中興的2萬的服務器差不多了。”
“咳咳……”
周不器差點吐血。
果然是名不虛傳。
這人情商也太低了,當著人家史總的麵這樣說話,真是毫無顧忌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每個人都有缺點。他要是情商也很高,說不定就不是分公司的高級副總裁了,而是總裁了。
盧廣坤還很得意,“這還隻是生產成本,後續的折舊成本和維護成本會更低。”
“是嗎?”
周不器有點擔心,生怕這個盧廣坤再拿中興當參照去對比。
中興的服務器業務都做十來年了,已經有了很大的市場。
紫微星隨便開發出一款產品,就遙遙領先中興了,這不是當麵打史總的臉嗎?要知道,史總最先就是從服務器業務出來的。
結果可好,越是擔心,就越會發生。
盧廣坤道:“鵬城的雲數據中心裡,有一部分服務器就是從中興采購的。中興的服務器,平均壽命也就是45年,到了明年基本就要徹底地更新換代掉。我們自研服務器有了模塊化的裝置,測試後發現,完全可以高效使用67年。”
周不器見史總的臉色蠟黃,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笑著圓場道:“中興的服務器也是挺好的,過去這些年裡支撐起了紫微雲的發展。”
盧廣坤道:“不太好,跟其他的國產服務器相比,沒什麼優勢可言,甚至各項指標都不如浪潮。”
周不器臉上的笑容一下就僵住了。
好在史總勉為其難地擠出了一個笑臉,“盧總對中興的產品有些誤解,我代表中興邀請你去我們的服務器技術組去參觀。”
盧廣坤擺了擺手,“不必了,沒興趣。”
本來挺好的事,被這小子直接給搞冷場了。
周峰就趕緊走過來,拉了拉盧廣坤的衣服,略帶幾分警告,“好好介紹你的產品!”
盧廣坤一頭霧水,看到周圍這些人複雜又尷尬的表情,這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好像是說錯話了,才趕緊地順著大老板的思路,回到了成本的話題上,“把使用壽命的折舊和維護都平攤進來,中興……咳咳,如果是從外麵采購來的服務器,每年的使用支出是5000元6000元;自研的服務器,每年的使用也就是1200元左右。”
周峰覺得不能讓這小子把話都說了,就主動站出來控場,笑著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業務突破。目前,紫微雲在全球布局的服務器規模已經將近100萬台,每年的平攤成本就高達10億美元。如果都換成我們自研的服務器,每年的平攤成本則可以壓縮到3億美元。”
聽到這話,史總就驚呆了,一下就把剛才的那種尷尬難堪的心情都給拋空了。他腦袋裡迅速地過了一遍。
100萬台服務器,就算每台服務器2萬塊錢,那也是……200億元的投入了!
整整30億美元啊!
光是采購服務器,就花了30億美元?那麼整個紫微雲在過去幾年的投入,得有多少?算上研發經費、雲數據中心的建設經費、人工費、水電費,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的籌建費,總投入得100億美元了吧?震驚啊!這位小周老板,魄力太大了!
難怪紫微雲現在的全球份額高居世界第一,看看人家的投入,這誰能玩得起啊?這誰能拚得過啊?
周不器卻沒覺得多奇怪,“待部署的呢?有多少?”
周峰道:“也大約100萬台吧,主要是因為……國外有些地方的施工速度太慢了,這嚴重製約了我們的雲數據中心的擴建速度。我之前看庫裡安給的材料,施工計劃已經排到2015年了,這100萬台服務器想要全部署上,未來三年能部署上就算不錯了。”
周不器點了點頭,笑著說:“施工速度慢了,也不一定就是壞事。慢一點,不就可以部署咱們自研的服務器了?要是都對外采購,這100萬台待部署的服務器又要浪費一大筆錢。”
周峰很認同,“我也覺得應該慢一點,摩爾定律嘛,越慢成本越低。我覺得紫微雲在海外市場的擴張速度……我是說基建擴張速度已經夠快了,其實沒必要太著急,跟雲計算產業的發展相匹配就行。擴張得太快,反而浪費,應該跟庫裡安說說。”
周不器沒有接受這個建議。
他對雲計算的產業誌在必得。
寧可浪費,也不能錯過。
浪費才能浪費多少?
一旦錯過,那才是致命損失。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