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午到下午,周不器覺得都有點腰酸了,鮑爾默那個老家夥還精神抖擻的,這企業家精神還真得有一點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行。
好在就是初步意向真的達成了。
周不器算是幫了鮑爾默一個大忙。
&ner賣給微軟,還會把uc集團的核心資產賣給微軟,除了預留出兩款國內的產品。
一個是uc手機助手,一個是uc閱讀器。
uc手機助手早先就是由91手機助手改名過來的,目前是國內最受歡迎的一款手機助手app。最新數據,用戶量已經超過8000萬了。
各項數據和大政方針都已經表明,今年國內將會是智能手機爆發的大年。
隨著智能手機的爆發,各種頂流app的用戶規模也會越來越大。
uc閱讀器就是一款在手機看小說的app。
裡麵有大量的盜版資源,幾乎整合了國內所有線上的小說,資源很豐富。這就成為了國內最受歡迎的一款小說閱讀器。
不過這類的產品沒出路。
隨著國內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強,這類產品的生存就會變得越來越難。
與其留在手裡,還不如賣掉。
百度最近也在積極地布局網絡文學的領域,不如也一並地賣給他們。
周不器做這樣的決策可不是為了坑人,至少不會坑百度。
要坑,也是去坑微軟。
雖然在周不器看來,uc手機助手和uc閱讀器是兩款沒有未來的產品,但對百度來說仍然很重要。
百度在移動端的布局已經非常落後了,核心產品手機百度app,在國內甚至連前50都沒進去。
當務之急,是先彆看未來了。
先把眼下給抓住吧!
連“現在”都沒有,又何談“未來”?不管怎樣,uc手機助手和uc閱讀器都有著龐大的手機端用戶群,等百度買過去之後,花一定的時間進行改名,改成百度手機助手和百度閱讀器。
就相當於用戶的引流了。
把這麼多的手機用戶都引入到了百度的產品體係裡。
把uc手機助手和uc閱讀器從uc集團裡拆分出來賣給百度,這一點鮑爾默同意了,沒有任何的意見。
不過有一點他很堅持。
他要拿到“uc”的全部品牌。
這就有點為難了。
因為頂著uc名字的產品,最受全球歡迎的不是uc瀏覽器,而是ucgra。雖然一個是“uc”,一個是“uc”,有大小寫的區分,可產品的相關性仍舊很明顯。
本來按照周不器的計劃,是賣掉之後,讓對方改名的。
比如把uc手機助手賣給百度,要給百度兩年的緩衝時間,然後把這款產品的名字改成百度手機助手。
微軟也是,也想讓他們用自有品牌替換uc。
可是鮑爾默不同意。
公司都買來了,品牌卻買不來,哪有這樣的道理?這就有點麻煩。
晚上,鮑爾默就乘私人飛機回西雅圖了,回去開董事會,來討論下一步的重量級並購了。
周不器有點疲憊,還是在辦公室裡留下了陸器。
討論一下這事怎麼辦。
陸器言簡意賅,“如果真要把uc集團賣給微軟,對於ucgra來說,其實就兩個選擇。一個是保持你名字不變,一個就是改名。”
周不器毫不猶豫地道:“不能不變!要麼是他們變,要麼是我們變!”
雖然把uc賣給微軟,不在先知先覺的範疇裡,但他已經預見到了。
uc在微軟手裡,一定會越來越差。
鮑爾默最看好的其實是uc瀏覽器,這是全球手機端僅次於穀歌瀏覽器的產品。
可這玩意怎麼會有出路?
瀏覽器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就算還剩下一點市場,那也是穀歌瀏覽器的天下了。
也就意味著,uc的品牌會在微軟手裡越來越弱勢,口碑越來越差……萬一牽連到了ucgra怎麼辦?&n會是一款越來越成功的產品。隨著這款產品的成功,也會把uc品牌給建立起來。
這不是免費給微軟打廣告嗎?
這可不行!
要麼微軟放棄uc,要麼紫微星放棄uc。
&n改名的話,要怎麼改?過去三年多培養起來的知名度和使用習慣就都要丟掉了。”
周不器就有點頭疼,“是啊,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啊?”
陸器有些驚訝。
周不器道:“當初我就想改的,就想到了用uc的品牌會存在一些後患,可產品已經推出來了,就沒狠下心。”
&n其實就是inst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