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卡斯影業的這幾個負責人,尤其是凱瑟琳·肯尼迪和林溫·布倫南,都是當初喬治·盧卡斯任命的,是他的得力助手。
這也是收購盧卡斯影業的附加條件。
這也容易理解。
盧卡斯影業是喬治·盧卡斯一輩子的心血,他也擔心把公司賣掉了之後,會被資方把公司給毀了。
周不器同意了這樣的條件。
然後就有點麻煩了。
盧卡斯影業這邊有點陰盛陽衰,都是女將坐鎮。
後續的效果就顯現出來了。
在重啟的《星球大戰》係列中,這倆人竟然想要放棄傳統的好萊塢大片的男主角模式,以女主角為主。
過去都是男人拯救世界,她們想要女人拯救世界。
其實就是當下歐美很流行的女權思潮。
周不器先知先覺,趕緊叫停。
前世的《星球大戰》新三部曲,就是采用女主角的故事線……這還不算,女主角還胖乎乎的一點都不漂亮。
這特麼玩個屁啊?
要不是“星戰”這個品牌太無敵,號召力太強,女權主義就真的可能把這個品牌給毀了,以至於兩人後來紛紛離開了盧卡斯影業,算是引咎辭職了。
周不器雖然不是專業的電影人,但基本的商業邏輯還是懂的。
商業電影是大眾商品。
尤其是好萊塢大片。
一定得是迎合最大眾的審美和口味。
女權思潮泛濫,可這終究是小眾圈子,大多數的女人還是更向往著白馬王子,向往著有一個能夠保護自己的霸道男總裁。
這是基本的人性。
就像紫微星環球旗下的頂峰娛樂的係列大作《暮光之城》。
這電影其實很爛。
故事爛、套路爛、演技爛、製作爛,可以說是樣樣都不行。
然而,這卻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的好萊塢大作!
今年上映的《暮光之城4:破曉下)》,全球票房達到了驚人的8.8億美元,比很多斥巨資打造的好萊塢大片的票房還多。
又比如後來風靡全球的《五十度灰》,也是要多爛有多爛,可因為符合女性們對霸道男總裁的美好向往,又變成了一個現象級的大賣電影係列。
這才是人性。
好萊塢早就把這一套給研究透了,過去百年裡的好萊塢大片都是以男主角為主,隻要男主角選好了,女主角配個花瓶就足夠了,最典型的就是《007》係列。
男演員才是扛票房的頂梁柱。
不過,以女主角為核心打造出來的好萊塢電影,也不是沒有。可這得有一個大前提,就是都得是“大女主”,比如茱莉亞·羅伯茨、妮可·基德曼、查理茲·塞隆、娜塔莉·波特曼、桑德拉·布洛克、詹妮弗·勞倫斯這種,包括《神奇女俠》的蓋爾·加朵。
一定得足夠的漂亮,足夠的有魅力,足夠的吸引人!
這才能吸引更多的男性觀眾的關注。
可在如今歐美女權的體係裡,漂亮似乎成了一種罪過,是一種專門為了討好男人、迎合男性的態度。
這就導致凱瑟琳·肯尼迪和林溫·布倫南在策略新三部曲的《星球大戰》時,就走上了很奇葩的路線。
既要女主去拯救世界,她又不能太漂亮。
簡直是反人性,反電影。
不失敗才怪呢!
好在周不器提前布局,早早地就給新啟動的《星球大戰》定下了調子,以故事為主、以男主角為主、以懲惡揚善的簡單故事線為主。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走“爽文”模式。
這對周不器來說就太容易了。
男主角遇到壞人的圍攻,跳到了懸崖下,在這裡發現了一個古怪的老頭,跟他學藝……後來發現,他竟然就是最後一個絕地武士。
學藝有成後下山,遇到麻煩他想出手幫忙,旁人都告訴他少出頭,對方太厲害,小心丟了性命……但男主角不怕,然後在所有人驚訝的目光中打敗了壞人。
這幾年歐美這邊最暢銷的小說就是《暮光之城》《饑餓遊戲》《五十度灰》了,就是實實在在的“爽文”模式。
改編成電影後,也得紛紛大賣。
人性都是共通的。
少上點價值,多講點故事,才是《星球大戰》這種世界級的大ip應該有的運營策略。
這就多少跟盧卡斯影業的這幾個人發生了理念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