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知夏道“這些類彆的的選擇其實不難,更複雜的其實是兩個教育方向的選擇。”
周不器問“什麼兩個教育方向?”
溫知夏道“現在教育界主要就是兩個教育方向,都被無數次的證明是有效的,就是通才教育和專才教育。”
寧雅嫻對此也不陌生,說道“嗯呢,就是紐曼式教育和洪堡式教育。”
“對,就是這兩種。”溫知夏笑了笑,“通才教育,就是各種領域的知識都學一遍,不必學的多麼精通,但是要都懂。專才教育,就是放棄所有不相乾的學科,隻在專業領域來深度挖掘,培養出更多的行業專家。全球的前兩大名校,就是這兩種不同的方向。哈佛大學是通才教育,麻省理工學院是專才教育。”
說起這個,周不器就太了解了。
因為這跟做企業是一樣的思路!
在一家大公司裡,哪怕是最頂級的科學家也沒法當高管;在一個銷售部裡,銷售額最高的業務員,往往都很難被提拔為銷售經理。
這就是通才和專才的區彆了。
想當高級管理者,需要的是通才。
技術、市場、人事、財務、產品設計、人際關係處理等等方麵,可能都不是太精通,但是要都懂,能夠把各個方麵融會貫通。
如果是科學家,那就隻能在技術崗位裡層層晉升,在專業領域不斷的探索和挖掘。
專業性越強,通用性就越差。
因為對社會精英們來說,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沒那麼大,大家都是社會裡的聰明人,都是人才。
區彆就是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天賦點”。
比如,一個有100個天賦點。
有的人,把100個天賦點都點在了科學上,那麼他在科學領域是個超級大神,其他領域就很糟糕了,可能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可能連最基本的社交都不會。
有的人,把100個天賦點比較平均的分配在了社交、外語、設計、藝術、審美、科學、情商等方麵……他的確在專業上沒什麼過人的本領,稱不上是什麼行業裡的頂級專家。
可隻有這類人,才能領導一個大團隊,帶領那些個有本事的行業專家們去做出一番成就。
就像愛迪生和特斯拉兩位。
愛迪生就是典型的樣樣通、樣樣鬆,可他卻成了世界上最頂級的發明家、最富有的企業家,他創辦的公司通用電氣,一百年多後的今天仍然是世界級巨無霸。
特斯拉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技術工程師,尤其在交流電的推廣和普及方麵為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馬斯克的電車公司“特斯拉”,就是為了紀念他。
愛迪生是通才,他來統籌全局;特斯拉是專才,他隻能是愛迪生身邊的一個小角色。
周不器道“看看矽穀就知道了,麻省理工畢業的學生,構成了矽穀最核心的科學家的群體。哈佛畢業的學生,卻組成了矽穀最核心的企業家群體。”
溫知夏道“哈佛大學了最多的有領導才能的政商人士,麻省理工了最多的科學類的專業人才。”
周不器沒有猶豫,當即說道“沒說的,咱們的孩子,還得是走通才的路線!當行業專家可太苦了,像什麼數學、物理學,一輩子苦哈哈的,都未必能做出什麼成績。”
溫知夏笑著說“美國社會裡,最頂層家族的孩子,走的都是通才。中產家庭的孩子,走的更多的都是專才的方向。通才的社會競爭力,跟自身的社會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沒有這樣的關係,還是走專才的方向更容易成功。”
“豈止是美國,哪個國家不是?國內也一樣,越是中下層的家庭,越在乎孩子的專業。很多有關係有背景的家庭,根本不在乎孩子學的是什麼,專業根本不重要。在大學裡跟同學們天天的吃喝玩樂、上網打遊戲所形成的社交能力,都比在專業上苦哈哈的刻苦努力更有意義。”
周不器其實早就在這一點上看穿了。
當初在組建“十校創業聯盟”的時候,他找的那些合作夥伴,就沒有一個是專才,沒有一個是埋頭苦學的類型。
哪怕是徐百卉這樣一個藝校出身的女生,隻要通才的屬性強,她一樣可以當大老板,去領導那些在專業領域裡深耕了一輩子的專業人士。她隨便的一句話,就能讓最優秀的專業人士們苦哈哈的工作幾個月。
主導這個世界的是通才而不是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