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可以把營銷玩的神出鬼沒,而蘋果那邊,喬布斯已經不在了。
從長期來看,包括愛斯達在內的任何一家手機廠商,如果想跟iphone去競爭,就隻有一種手段可以玩,那就是營銷。隻有營銷,才能引導用戶放棄iphone而選擇自己。
很多甚至都是無中生有、造謠抹黑。
周不器自然不屑去玩這種不正當競爭的手段在,這次針對iphone6,那也是有實實在在的乾貨,有著能引爆全世界的上百名女明星的私密豔照在保駕護航。
“從長期來看,高端機的配置一定會越來越過度。現在的手機App和手遊,在配置需求的時候,都是要以麵向中低端機為考量。絕大部分的用戶使用高端機,更多的是一種牌麵,他們連手機性能的一半都用不上。”
周不器說出了移動互聯網裡軟硬件的一個重大內在矛盾。
軟件產品在開發的時候,要考慮所有用戶,要以“木桶最短的一塊板”為基礎。高端硬件想提供最極致的產品服務,卻沒什麼相配套的軟件能夠激發出其全部的性能。
這種情況,越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就越會明顯。
高端機會越來越性能過剩。
這就導致很多中端機型和高端機型的使用體驗,其實都是差不多的。隻要不做一些生產力的工作或者大型手遊,幾乎感受不出彼此的差彆。
在這種情況下,要怎麼體現出高端機的尊貴感?
除了外觀設計要更漂亮更奢華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營銷。
通過營銷,讓消費者們以為高端機可以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哪怕消費者在實實在在分彆使用了高端機和中端機後,感受差不多,腦子裡也會有一種聲音在告訴他,高端機的體驗更好。
事實不重要,認知才重要。
營銷的最高階,就是繞開現實,去建立一套新的消費者認知。
這都被國內的互聯網公司玩出花了。
營銷是歐美創造並推廣出來的概念。
可是,國內的互聯網行業才是集大成者。以至於很多被國內互聯網人眼花繚亂的營銷套路搞的喘不過氣來的歐美、韓日的公司,都隻能酸溜溜的說:“中國的產品沒有科技,隻有營銷。”
這簡直就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
科技是事實。
營銷才是認知。
市場在乎的是認知!
事實控製不了消費者的腦袋,認知才是控製大眾思想的秘密武器。
周不器道:“這次iphone6的事情,給我們提了一個醒,甚至說是一個重磅打擊。我之前還對我們秘密開發的AI助手、人臉識彆等項目很有信心,現在看來,我們預期的太高了。蘋果就是靠抄襲起家的,現在又是不要臉的庫克在掌權,iphone可以毫無顧忌的來抄襲我們的一切產品設計。隻要他們抄過去了,跟上來了,Aster係列還是很難跟iphone係列去競爭,隻能在夾縫裡喝湯。”
周紹寧沉聲道:“現在看來,的確是這樣。”
“產品創新,根本就不是國產科技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這一刻,周不器也有了一絲撥開雲霧見晴天的感覺。
這是來自市場的證明。
跟國內主流宣傳的科技是核心競爭力的論調完全相反。做科技、做研發,這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樣的一個錯誤思路,真是不知道毀掉了多少國內的科技公司。
要不是這次iphone6的全球爆款趨勢,以及Aster6的萎靡不振,周不器都差點陷到這種主流思路裡不能自拔。
愛斯達得有理念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