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女人的話還是要聽的。
周不器鄭重其事的說:“行,我去看看,實在不行……我就當這個董事長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應該的。”
石婧琳輕笑著說:“本來就是好事。”
周不器又問:“你的電商生意怎麼樣了?團隊組織起來了嗎?”
石婧琳道:“國內那邊差不多了,就是美國這邊挺麻煩,找不著一個可以信任的人。那些美國大鼻子,看著一個個都可不靠譜了。”
“華裔呢?”
“沒有啊!”
“沒有?”
周不器就有些小驚訝。
石婧琳擺了擺手,讓那兩個日本女傭離開了,然後一本正經的說:“真沒有,矽穀這邊的華人也不知道怎麼了,就沒什麼人從事電商行業的。偶爾有一兩個很特殊的,也被阿裡給挖走了。阿裡在做國際業務,在美國的分公司規模也不小呢。”
周不器就很奇怪,“這是什麼原因?”
石婧琳道:“不太清楚,可能做電商運營吧。電商最重要的就是運營,想把運營做好,就要熟悉美國市場、了解美國用戶,咱們這些外國人好像不太擅長。外國電商在美國,就沒有一家能打的。”
周不器“嗯”了一聲,“的確是個問題。”
“那怎麼辦?”石婧琳就有些擔心,“我還要不要繼續?”
“啊?”周不器不禁失笑,“這就想放棄了?”
石婧琳見他輕描淡寫,就心中有數了,略帶了幾分撒嬌,挽著他的胳膊,拉著長音說:“老公,你教教我嘛。”
周不器道:“短期來看,你想把電商生意做起來,的確很難……嗯,會非常難,可能會比在國內淘寶、京東、蘇寧易購什麼的夾縫裡生存更難。尤其是對消費者的陌生,對市場的不熟悉。不過從長期來看,在美國做電商會比較容易,比國內容易多了。”
石婧琳眉梢一挑,“怎麼做?”
周不器道:“你認識鄭曉麗不?現任的雅虎副總裁,我從國內調派過來的。”
“聽說過,溫知夏在給她當助理。”
“對,就是她。”
“不認識,沒見過。”
石婧琳輕輕頷首。
周不器笑著說:“她提出了一個在移動互聯網行業裡的做產品的重要判斷,就是依靠數據,這會是個解決所有問題的通用性打法。無論是產品設計、商業創新,還是用戶分析、市場判斷。恰好,做電商最離不開的就是數據。”
石婧琳“哦”了一聲,“我知道,數據分析,校內團購不就一直在這麼做嘛。”
周不器道:“校內團購是在做數據分析,可那規模太小了,應用場景也太少。應該全麵地以數據分析為核心。你不了解美國市場、不懂美國消費者,沒關係啊,可以做市場實現。就是先試水……你不是說了嘛,去facebook、淘寶、美國在線、穀歌這些平台上去買量,就是這個意思,要分析消費者。前期先把商品推出去,先試水,積累數據,通過數據來判斷消費者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平台、什麼樣的商品,什麼樣的價格和推廣方式……反正就是一大堆吧。有了先期的積累,就會有後期的厚積薄發。先做實驗,拿到數據,然後量產。”
石婧琳若有所思的說:“數據才有共性,才能跨平台、跨地區。”
周不器笑著說:“過去做跨國生意,都要做周密的市場調研,要請一些當地的專家和行業精英,其實就是出於對陌生市場的不了解。到了互聯網時代就不一樣了,數據的收集可以更全麵,分析起來就可以更立體。對市場和用戶的分析,不需要通過任何人的主觀判斷,而是通過實實在在的客觀數據分析。數據有時候也會騙人,但大多數時候客觀數據都比主觀判斷更靠譜。”
石婧琳眸子發亮,嫣然道:“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以數據為依托的商業,可以衝破一切阻礙,不管是文化、宗教、學曆,又或者是不同國家的政策法規。人性是共通的,數據也是共通的。”
周不器道:“對,你有空去見見鄭曉麗。嗯……紫微星大講堂這邊也在整理這個基於數據的理論思路,你也可以關注一下,把相關材料給要來。”
石婧琳抿抿嘴,“你又要出書了?《從流量到流量池》,《互聯網平台經濟》,這回是什麼?《數據商業》”
周不器道:“這次就不出書了。”
“不出了?”
“數據商業可太重要了,這是全新的行業認識。嗯……或者說,這是國內互聯網行業發展到現在,以及今後最大的優勢所在。這是國內互聯網行業全球化發展的法寶,可不能寫出來。寫出來了,不都給矽穀學會了?”
“你不寫,矽穀就學不會?”
石婧琳不這麼認為。
周不器笑著說:“準確的說,就算是我寫了,他們也未必能學的會。但出於國產保護,這種書最好還是彆寫,國內同行知道就行了。你看現在亞馬遜,在美國真是一統江湖,稱霸了電商行業。這是基於傳統的商業模式,是基於人的市場判斷和消費者分析。”
石婧琳驚了個呆,“什麼意思?你還能打敗亞馬遜?”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