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發行渠道,就是遍布全世界的電影發行公司,把電影推廣到全世界。另一個就是電視渠道,可以把電影通過電視來播出,通過電視來宣傳電影。
所以後來的好萊塢巨頭模式,都是要跟大型電視網進行合並。
周不器接著闡述他的觀點,“過去,發行渠道能夠有壟斷級的優勢,在我看來其實就是信息阻塞。很多獨立電影公司,他們就算想把電影發行到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完全不了解相關情況。現在不同了,互聯網把全世界都聯係在一起了,打通了信息壁壘,就為資源共享提供了條件。矽穀那邊的情況你肯定聽說了,都在搞什麼共享住房、共享辦公,全世界的電影院當然也可以共享。”
就像國內的一些爛片,為了宣傳和市場炒作,就總會拿美國市場墊背。
自主的聯係上幾家美國的電影院,跟他們談下了發行協議,然後就開始鼓吹,說是這部電影如何如何精彩,已經被美國引進上映了。
可是,美國電影院也不能完全的唯利是圖。如果發現這片子實在太爛,賣票上映的話是欺騙觀眾,就會及時叫停,不再允許該片上映。
國內這邊就又有了炒作的借口,說是這部電影深深地刺痛了美國當局,已經被他們封殺了,這更說明這片拍得多麼多麼好,觀眾們趕緊買票來看呀!
傑森·基拉爾道:“的確,過去的好萊塢電影工業稱霸全球。現在不同了,各國的電影產業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大大縮小了跟好萊塢的差距。這就給了很多獨立電影公司繞開好萊塢巨頭,去跟新興的電影勢力合作提供了機會。”
周不器笑道:“對,比如奈飛這樣的流媒體。”
基拉爾就是互聯網出身的,這個道理他誰都清楚,“在電影渠道的分配上,互聯網正在解構、顛覆好萊塢過去一百年的傳統模式。”
周不器笑著說:“這個道理,很多好萊塢的電影人看的都不是很清楚。康卡斯特和迪士尼,似乎也都沒太明白。”
基拉爾道:“內容將會取代渠道,成為好萊塢的主宰。電影就應該是這樣,一定是內容為王,這才是最有利於電影發展的選擇。”
周不器道:“所以對紫微星環球來說,內容製作永遠都是最核心的產業。我們可以不要環球影城,可以不要電視台的業務,也可以不開零售店,但一定要牢牢的把內容源給握在手裡。”
這其實是老生常談了。
過去這幾年,紫微星環球最重要的一個投資項目,其實就是影視版權的采購,總共花掉的采購經費已經超過了110億美元!
去年紫微星環球上市融資了200億美元,其中一半都用來彌補版權采購部門的虧空了。
好在成績很顯著!很喜人!
從全世界各地購買來了超過1.2萬部電影和30萬集電視劇,其中最精彩的一筆交易就是花了13.5億美元把夢工廠的片庫給打包買了過來,其中就包括《拯救大兵瑞恩》《逍遙法外》《兄弟連》《太平洋戰爭》等一係列的經典電影和電視劇。
加上原本環球影業、米高梅、盧卡斯影業、頂峰娛樂、夢工廠動畫的自有片庫,紫微星環球的庫房裡,已經有著將近2萬部電影和50萬集電視劇的版權。
根據傑森·基拉爾過去的理解,周大老板購買了這麼多影視版權,其實就是在做一次豪賭,賭未來互聯網流媒體業務對電視業務的取代。
這些影視版權,就可以成為流媒體平台的最大支柱。
可現在看來,似乎還有更大的構思。
互聯網的一大特性,就是信息分享、資源共享。
過去的那種壟斷級的渠道,都會被互聯網給打破……好萊塢正在發生顛覆性的改變,過去的那一套終究會過去。
互聯網打破了傳統好萊塢的那種資源壟斷、渠道壟斷的格局,未來的好萊塢巨頭,一定不是渠道霸主,而是內容霸主!
有了好內容,優質的渠道全世界到處都是,還怕好內容賣不出去?
如果沒有內容,再強大的渠道也是空中樓閣。
周不器道:“過去,夢工廠拍出了多少好片子啊,結果怎麼樣?還是要委身下嫁給好萊塢巨頭。哪怕派拉蒙已經是好萊塢墊底了,也比夢工廠強大無數倍。過去的好萊塢,是內容要向渠道臣服,擁有優質內容的獨立電影公司,要向擁有渠道的好萊塢巨頭低頭服軟。以後不一樣了,最強大的渠道也要向優秀的內容靠攏,主客顛倒!”
哪怕直播帶貨也一樣。
東方甄選是渠道,董宇輝是內容。
消費者在乎的是內容。
沒有了內容,渠道建立的再富麗堂皇,也有著一夜之間灰飛煙滅的危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