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戛納,自然少不了歐洲的電影盛會——戛納電影節。
這次的電影節裡,有一部由周不器力推的作品,就是由安·李執導的反映民國時期外交官何鳳山的故事的電影《生命簽證》。
最好要一舉拿下最高大獎金棕櫚獎。
至於怎麼具體操作……
那就不太清楚了。
等到了戛納,才在當地路邊的海報上,知道了一些驚訝的消息。
本屆戛納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的評審團主席,是大名鼎鼎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好萊塢。
猶太人。
環球影業的密切合作夥伴。
簡直就像是為《生命簽證》量身定做出來的一個評審團主席。
戛納電影節是一個盛會。
不僅是全世界的演員都可以來,全世界的影迷也都可以參加,這次的盛會有1800多部影片入選。
影迷們可以買票入場,去觀看自己喜歡的電影。
楊蜜也跟著來了,跟著《生命簽證》的劇組,蹭了一波紅毯。周不器就把她批評了一通,說她演技平平,倒是很有毯星的潛質。
她本人就不服氣。
說她的工作室也跟著婕妤傳媒一起,參與這個項目的投資了,投了50萬美元呢。錢雖然不多,卻是實實在在的投資人。
怎麼就是蹭紅毯了?
她是股東!
光明正大!
周不器也不能在這種大眾場合多說,他在戛納的時間隻有一天,主要還是看電影。挑來挑去,就發現了一部國產電影卻注定無法在國內上映的《天注定》。
電影拍的很好,都是真實事件改編。
演員演得也好。
周不器尤其稱讚了王保強,在看電影的時候坐在他的身邊,“在我看來,你是國內最好的男演員!”
“受不起,受不起。”
王保強覺得這樣的稱讚實在太過了,甚至都有點虛假了。
周不器道:“我說的是實話,能通吃文藝片和商業片兩大市場,這種級彆的演員,放在全世界也不多。”
王保強很謙虛地說:“我就是個小演員,都是導演安排的好。”
周不器笑著說:“對了,你的合約在婕妤傳媒?”
“嗯呢。”
“沒想離開?”
“嘿嘿……”
王保強撓了撓頭。
現在國內的電影市場已經爆發起來了,很多頂流的一線明星,都自己開公司單飛了。差一點的,也是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當初拍《人在囧途》的時候,徐爭、王保強、黃勃這些人都被婕妤傳媒給簽下來了。
不過去年的年底,徐爭第一個跳出了合同,賠償了公司3500萬,自己去成立公司了,下一步要自己當導演去主控一個電影項目了。
周不器低聲道:“人心叵測,尤其當錢多了以後,很多簡單的事情都會變得很複雜……”
王保強連忙道:“我現在還沒想離開。”
“我可不是給婕妤傳媒當說客的……”周不器笑了笑,“當然,能留下最好,成立一個工作室掛靠在婕妤傳媒,風險可以小一些。如果要離開自己單乾,一定要理性。你知道理性是什麼意思嗎?”
王保強憨憨的笑了笑,“我哪懂那些啊。”
周不器道:“理性,就是涼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