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在hbo工作十多年了,也是hbo崛起的重要功臣之一,這次晉升為ceo,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做。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推動一個關於電視劇項目的融資的大計劃。
hbo每年的製片成本都是固定的,都要嚴格的按照時代華納批準的預算來執行。如果所有的電視劇都是自己投資,就隻能啟動幾個項目。
如果采用合作的模式,引進外部的資金……那麼就可以用有限的錢,去製作出更多的電視劇。有了更多的內容,才能讓hbo的節目更加的豐富多彩,也可以為接下來hbo要進入的流媒體行業提供更多的資源。
單論財力,hbo不可能是奈飛的對手。
奈飛可以為了拍片,去大舉發債,年年虧損,靠著“夢想”去支撐股價。hbo可不行,必須得節省成本,留出足夠多的利潤,靠著利潤去支撐股價。
這就導致hbo可以拿出的製片預算遠遠不如奈飛,連30都達不到。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隻能從外部想辦法,去引入其他的資本機構來參與融資,來跟hbo合作共同地開發電視劇。
徐百卉和寧露跟在周不器身邊一起出現。
理查德還真不認識徐百卉,以為她隻是周不器的一個小助理呢,就沒怎麼在意,很認真的跟周大老板闡述他的關於美劇拚盤投資的理念。
周不器對此就很懂了。
這跟電影的拚盤投資,其實沒啥區彆。
電視劇想要賺錢,無非就是有6大渠道:1,廣告收入,有植入廣告和電視台播放時的插播廣告;2,地方電視網,就是地方台買一個節目包,包裡麵有很多節目,用來填充自己的電視播放時間;3,訂閱收入,像hbo或者奈飛這種訂閱的平台,要給製片方一定的采購費;4,點播收入,比如蘋果的itunes、tube,或者線下的咖啡廳、圖書館、飛機貴賓室等等,可以有點播的服務,可以花23美元去點播一集電視劇;5,海外發行的收入,把電視劇賣到國外去;6,衍生版權,比如《權力的遊戲》這種爆火的美劇,就可以進行衍生品授權,手辦、馬克杯、t恤、地圖、設定集、遊戲改編等等。
唯一跟電影的區彆,就是電影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渠道,電影可以在電影院裡上映,電視劇卻沒有這樣的資源。
美劇的拚盤投資這個行業,還沒有出現呢。
好萊塢電影工業非常成熟,背後甚至衍生出了一係列的金融服務。
美劇則差多了。
過去幾十年,絕大部分的美劇都是由製片方獨立出資完成製作的。現在,大形勢已經發生了改變,隨著好萊塢電影模式的調整,以及互聯網流媒體產業的興起,美劇將會迎來最好的春天。
周大老板也就該站出來了。
電影的拚盤投資行業,不是他引領的,他隻是半路參與的獲益者。真正的引領者,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搞出來了一家估值50億美元的傳奇影業。
現在,他要引領美劇的拚盤投資了!
既然是引領,就不可能僅僅是跟hbo合作,而是要麵向整個美劇產業。在引領這個行業的過程中,說不定還能打造出一家新的價值50億美元的電視劇的製片公司。
當然,50億美元對周不器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他之所以感興趣,主要的因素是他可以獲得站出來引領一個行業所帶來的榮譽。
其次,是為婕妤傳媒海外業務尋找一個新的方向。
第三,paypa的線上合作,讓用戶可以參與電影、電視劇的投資,就是最好的蹭娛樂圈熱度、獲得流量的方式,也可以順勢把paypa的“金融超市”給真正地開辦起來。
第四,填補紫微星環球在電視劇領域的缺失。把這件事做成,可以為奈飛以及紫微星環球接下來要做的流媒體平台提供更有力的內容保障。
有必要的話,給洛克菲勒家裡一個麵子,把他們拉進來當一個小股東,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