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很相信對方的真誠。
從合作的角度來說,周不器和理查德的利益是一致的,都是想要在電視劇的融資產業裡開創出一個新局麵。
理查德隻是hbo選擇的執行長,是一個職業經理人。
說白了,hbo長期地生存發展,跟他不挨著,那是董事會的事。理查德新官上任,最想要做的就是先拿出一點實實在在的政績!
董事會給他批準的製片經費一共就那麼多。
可是,現在美劇行業迎來了大爆發,不僅有流媒體巨頭奈飛的強勢崛起,還有同類模仿hc、shotie、starz等等。c電視台,憑借著超級美劇《絕命毒師》,一下子就成為了當紅的付費台,而且訂閱費隻有hbo的三成。
這讓hbo遇到了很大的競爭壓力。
怎麼破局?
降價是不可能的,那就隻能是製作出更多更精彩的優質電視劇,去吸引觀眾了。
可是,經費有限,怎麼辦?
那就一定要把電視劇的融資市場給帶動起來,引入外部的資金,來幫助hbo拍電視劇。
電視劇不是電影。
想要做電視劇的拚盤投資,單靠理查德的這點人脈、資本和號召力,很難推動起來,爭取到周大老板的幫助,才有可能落實這個計劃。
從這一點上來說,周不器和理查德才是盟友,要共同去對抗hbo的董事會。
周不器也不想逼迫得太緊,能從hbo身上搜刮點邊角料,那就不錯了,很大方地承認了,“嗯,你看得很準。我是做互聯網的,我最看重的就是流媒體版權。”
理查德笑著說:“hbo的很多製度已經執行二十多年了,很難推動去改變。好在就是很多人都更看重電視台領域的競爭,把流媒體的方向看成了新市場。”
這話說得就很有誠意了。
跟周不器的猜測完全相符,他又問了一句,“隻能做到這個程度?隻能開放部分的流媒體版權的發行權?”
理查德沉聲道:“這已經是最大的限度了。”
“嗯。”
周不器點了點頭。
這樣就足夠了。
在雙方拚盤投資合作的中,那些年化收益不足3的美劇,流媒體發行權可以共享給融資方……雖然隻是發行權,這就足夠了。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摧毀”hbo的獨播製。
要知道,在hbo裡播放效果不好的電視劇,未必就不好,未必就不受用戶喜歡。
因為hbo的門檻很高。
hbo的用戶,大部分都是美國的精英階層和中產階層,這個群體的審美要求比較高……就比如美劇《羅馬》,在hbo的收視率不高。
主要就是《羅馬》的尺度太大了,過於暴力了,讓很多有“修養”的觀眾不喜歡,尤其是大多數的女性觀眾很難接受。
可這不代表《羅馬》是一部爛劇。
恰恰相反,這是一部現象級的美劇,對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這都是一段見證中世紀歐洲可怕曆史的作品。
hbo的觀眾群體的局限性,導致了這部美劇的腰斬。
如果周不器能夠拿到諸多《羅馬》這種項目的流媒體發行權,就可以把這些美劇發行到自家的流媒體平台上……
這內容也就豐富了,競爭力也就強大了。
很多想看hbo劇的觀眾,未必就一定要去訂閱hbo了,就可以對hbo的觀眾形成分流,強化自身的實力。
理查德滿心期待的說:“周,這樣可以嗎?我可以發誓,我說的都是真的,跟融資方共享一部分收益未達預期的美劇的流媒體版權發行,就已經是我能做的極限了。”
周不器笑笑,“我相信。”
理查德大喜,“這麼說,你同意了?”
周不器道:“我還有一個小條件,很容易就可以推動,你再去運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