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冒頓一聲令下。
接連三日。
原本每日猛攻的匈奴大軍,卻是偃旗息鼓。
集結優勢之兵力,將京師九門皆是圍了個水泄不通。
卻隻是圍而不攻。
京城,皇宮。
這是自匈奴進犯十餘日以來。
朝廷的第一次朝會。
但和戰前沉重無比的氣氛相比。
連番的大勝過後。
朝堂的氣氛,已然是輕鬆不少。
在經過李燁的兩次空城計之後。
所有人都是知道。
僅僅憑借著匈奴剩下的二十萬大軍。
已經是沒有能力對京城再進行大規模的進攻了。
能做的。
也僅僅隻有像眼下這般,選擇圍困京城罷了。
此刻。
在秦檜等人的“捐獻”下,京城中的糧草可謂是堆積如山。
足足夠一年用度。
反觀匈奴人。
在糧草被焚毀大半之後。
根本沒有任何的資本,和大夏再拖下去了。
所以。
對於匈奴人的圍困。
眾人根本是沒有放在眼裡。
此刻。
整個朝堂之上。
喝聲震天。
所有人的臉上,都是帶上了短暫的笑意。
而就在如此熱烈的氣氛之下。
身為宣武門守將的衛青,是徑直上前。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朝著李燁重重一拱手,朗聲道:“陛下!末將衛青,有要事稟報!”
李燁輕笑頷首:“衛將軍但說無妨。”
衛青微微低頭。
臉上的表情滿是鄭重之色:“啟稟陛下!此番匈奴損兵折將,糧倉被焚!軍心必然是瀕臨崩潰!”
“以末將之見,當乘勝追擊!一鼓作氣,直接向匈奴人發動反攻!”
“將匈奴人,徹底挫敗,趕出我大夏領土!”
李燁饒有興致的笑著:“宜將剩勇追窮寇?”
聽得衛青的諫言之後。
李燁的臉上雖然是帶著笑意。
卻並未直接答應。
當然也並不反對。
隻是將目光望向殿上的其餘眾人:“衛青覺得當乘勝追擊,發起反擊。諸位愛卿,也是這般覺得的嗎?”
一句之後。
嶽飛朗聲出列:“陛下!此刻匈奴式微,我大軍自然該痛打落水狗!”
於謙緊跟著上前:“陛下,兩位將軍所言極是!”
曹操和司馬懿相視一眼,並未多言。
隻是默默的站在了幾人身後。
他們的態度已經是十分明確了。
很快。
凡八門守將。
皆是同意了衛青的反攻之策!
其餘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彆看這八門守將之中。
除了曹操司馬懿還有袁崇煥之外。
其餘五人,幾乎都是臨危受命,在朝堂中毫無根基可言。
但自大戰伊始。
他們能被李燁任命為城門守將這般重要的職位。
李燁對他們的信任,是可見一斑的。
眾人皆是明白。
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衛青等人的態度便是李燁的態度。
他們能反對嗎?
自然是不能的。
隨著隨著衛青等人紛紛表態。
在場眾臣,皆是沉聲拱手:“陛下,臣等附議!”
朗聲的一陣陣呼喊之後。
本以為是局勢已定。
而就在此時。
有一群人,卻是龍行虎步,來到大殿之中。
朝著李燁便是朗聲的呼喊著:“陛下!萬萬不可對匈奴發動反擊!”
那義正言辭的語氣,仿佛是沒將李燁放在眼裡一般。
一句之後。
朝堂中幾乎所有人,皆是眉頭緊皺。
此情此景,就連李燁也是微微皺了皺眉頭。
按理來說。
他身為大夏天子。
如今更是直接掌控了朝堂。
經曆了前番數次大戰之後。
無論是在京城還是在朝堂中,李燁的聲望早已經是到達了一個無以複加的地步。
再沒有人膽敢公然反對李燁的意誌。
然而很不巧。
眼下出現的這群人,卻並不在此列。
因為這群人,皆是李家族老。
在宣帝這一脈,李家雖然僅有了李燁這個獨苗,還有李鎮這個名義上的長子。
但是在此前,卻自然不是如此。
相反。
身為大夏皇室的李家,數代先帝除了宣帝之外,都是枝繁葉茂。
便以宣帝而言。
身為仁宗長子,宣帝光是兄弟姐妹,便有數十人之眾。
更毋論。
是仁宗,甚至是太宗一輩的李家族老了!
換句話說。
眼下這群人,皆是李燁的長輩。
但是此刻。
他們到此,到底是想要做些什麼呢?
眯著眼睛,李燁起身,緩緩拱手:“諸位宗正,此來朝堂,所謂何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