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利用手段,震懾暗中的宵小,讓他們也沒有那麼輕易能行動。
將在外奔波,君自然需要穩住他們後方永不失。
劉伯溫今日此來,便是針對目前大夏正在著手的大事。
給李燁當參謀。
跟李燁詳談後,劉伯溫發現對於朝堂之中的情況。
李燁絲毫沒有當局者迷,反而對所有事都洞若觀火。
哪些人是一門心思為大夏謀劃,那些人是陽奉陰違。
哪些人甚至在暗中頻施手段來阻礙大夏事務進行。
朝堂永遠是一個複雜的大染缸,雜色紛呈,爭端永遠不斷。
李燁縱然是一代明君,可這些事情。
終究不是人力能全部避免。
他能做到不被任何一種思想蒙蔽,在紛擾局麵中總能做出最利於大夏發展的決斷。
已經是極為難得。
光憑這一條,大夏在他手中,便隻會欣欣向榮。
“傳旨,京城舉辦萬商大會,時間計劃定在大夏使團回京前後,廣邀天下商人來參與。”
劉伯溫離開,李燁那聖旨,隻有一個目的。
真的要讓天下商人來大夏京城,好像真的做好準備,要和大元通商一般。
大夏突然的決策,劉伯溫不信大元一點疑心都沒有。
但這萬商大會一旦舉辦起來,那大元恐怕也就不得不信了。
如此興師動眾的大事,如果不是真有其事,又怎麼可能舉辦。
若是假期欺騙,那李燁向天下商人,隻怕也難以交代。
果然在聖旨傳出不久,潛伏在京城的探子,就把消息發送向了各方。
不少國家的君主,都收到了消息。
“什麼,李燁他竟然真的要和大元通商嗎?”大唐國主一把握起了手中密函。
同樣的事情,在其它三國也在上演。
他們本以為,這是李燁的什麼鬼點子。
可這聖旨下達,萬商大會舉行。
不光是大夏境內的商人,中元四國,其它小國的商人,也在受邀範圍之內。
這意思,是動真格的了。
“蒙古人野心勃勃,暗中作手的事情多了,我不信他李燁會不知道,今日為何會行如此荒唐之事?”
“有沒有可能,李燁的大夏已經和大元達成了同盟……”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中原五國,即便不能同氣連枝,但也不可能有人反叛,否則一旦成四國公敵,中原五國任何一國的位置,都是經不起四國聯手進攻。”
“那這李燁,是在打什麼主意?”
這個問題,成為了如今天下大半君主心中的疑惑。
思來想去,得不到答案,隻能靜觀事態的發展。
夜深人靜的時候,李燁一人獨處。
他之用心,實際上也在虛虛實實之間。
大夏和大元通商自然是針對大元的一個幌子。
可若真的對大夏的發展利大於弊,此事又為何不能成真?
想要征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難道一定需要兵戎染血。
其實,未必見得。
一手多方準備,一步多個預料。
這邊是李燁的打算。
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