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白沒想到鐘躍民跟自己說這個,說道:“我知道,他回來之後一直給我打電話,約我見麵,可我沒有答應他。自從咱倆的事情以後,這種事情,已經讓我心灰意冷,不管什麼樣的男孩,都很難提起興趣。躍民,你說,我對男孩是不是再也沒有激情了?”
鐘躍民尷尬的說道:“這我怎麼知道,你犯不上征求我的意見吧?”
“鐘躍民,你混蛋!”周曉白怎麼樣沒想到鐘躍民居然是這個態度,似乎根本不在意自己的選擇。
“你忘了咱倆是怎麼認識的,當初就不應該來招惹我。等我真的愛上你,又把我給摔了,你知道我這些年怎麼過來的嗎?”
鐘躍民沒想到周曉白反應這麼大,掃視了周圍一圈,看到其他吃飯的人正在看著這邊,趕緊說道:
“你小聲點,你說給我接風洗塵的,來吃頓飯還挨頓罵,女孩子彆這麼大聲說話,要不然嫁不出去。”
兩個人在戀愛觀上進行了攤牌,鐘躍民的放浪形骸,對於周曉白這樣一個需要家庭的女人來說根本不合適。
周曉白還不依不饒的讓鐘躍民懺悔,可鐘躍民也有脾氣,根本不願意繼續說。兩個人在胡同口分彆,周曉白希望他們以後還會是朋友,也跟鐘躍民來了最後的吻彆。
張海洋其實知道今天周曉白跟鐘躍民見麵的事情,也親眼看到了他們的吻彆,卻沒有現身,甚至都沒有跟鐘躍民或是周曉白提起過。
他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還跟以前一樣去追求周曉白,甚至親自送周曉白去上軍醫大。
周曉白看著表白的張海洋,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海洋,你想聽真話嗎?”
“當然!”
“我真的還沒有考慮好,再給我幾年時間行嗎?”
張海洋雖然早就有所預料,但是真的聽到周曉白這樣說,多少還是有些失落的。
“我能理解,我希望你能按照你的想法生活,不願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勉強做,過幾年再考慮吧,可以嗎?”
“張海洋,再見,保重!”
趙舒城看到鐘躍民他們回來了,好奇的問道:“班長,這次回去怎麼樣,我爸媽他們還好嗎?”
“他們都挺好的,寧叔還說讓我對你嚴格訓練呢。”
趙舒城點點頭,說道:“我就知道老頭子會這樣說,不過已經習慣了。”
可惜鐘躍民他們並沒有停留太久的時間,剛回來不久,他們就被提乾,要進入軍區教導隊。
吳滿屯沒想到自己也能提乾,頓時熱淚盈眶,這代表自己終於可以留在部隊,甚至因此可以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趙舒城也在這次人員調動的名單中,因為班長班副都走了,他的作戰水平跟軍事理論是最好的,所以被提拔為五班長,接替鐘躍民的工作。
對此其他人不是沒有想法,畢竟趙舒城隻是剛入伍一年的新兵,五班的其他人大部分都是入伍兩三年的老兵,論資排輩的話,怎麼都輪不到趙舒城。
可是連長卻直接讓五班的人如果不服的話,可以挑戰趙舒城,不管是射擊格鬥又或者其他的訓練科目。
這下其他人不吭聲了,畢竟跟趙舒城一起訓練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的那些絕活早就都被趙舒城學會,甚至推陳出新,他們根本不是趙舒城的對手。就連鐘躍民張海洋他們,最拿手的絕活,也不過是跟趙舒城平分秋色,甚至他們懷疑趙舒城為了給鐘躍民留麵子,刻意藏拙了。
趙舒城聽到自己被任命為班長後,卻覺得這次的調動不光是因為鐘躍民他們符合條件,更大的可能是軍區首長希望自己能夠實踐自己的特戰理論,所以給自己機會當班長,先帶領五班進行訓練。
趙舒城雖然拿捏不準,卻也覺得這就是個好機會,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等五班的訓練成績有成果後,那麼自己可能真的要組建特戰隊了。
石川村那邊,鄭桐跟蔣碧雲他們也在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努力著。縣城那邊招工了,知青們需要滿足的條件就是在知青點工作滿三年的時間,這對於石川村的知青們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他們全都滿足這個條件。
一開始鄭桐還不以為意,覺得這次招工也是雷聲大雨點小,跟之前推薦大學名額一樣,都是那些乾部子弟的。這讓他一點也提不起興趣來,也不想去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換取溫飽。
鄭桐並不是真的想要窩在窯洞裡,當蔣碧雲說縣裡準備正式招聘中小學教師,而且規定需要參加統一的筆試跟麵試,頓時驚喜的看著蔣碧雲問道:
“真的?這才算是好消息!”
蔣碧雲說道:“怎麼樣,我說你們誰都不知道他想什麼,他的想法跟你們這些俗人不一樣。”
“我們是俗人,他是什麼,神人?聖人?”
“聖人還算不上,但肯定是不同凡響的人。”
鄭桐跟建碧雲一起報名教師選拔,等進入考場,答題的時候,考官都驚歎於鄭桐的知識儲備,直接告訴鄭桐他肯定會被錄取了。
鄭桐當然很開心,覺得自己這些年看的書沒有白看,也很感謝趙舒城當初留下來的那些書,帶著他們這些人一起學習。要不然自己可能都忘記讀書,又或者已經跟其他村的知青一樣沉淪了。
蔣碧雲一開始也有些擔心自己能不能考上,但是等看到試卷的題目之後,頓時覺得這有些太小兒科了。他們知青點的人靠著趙舒城之前留下來的書籍,這些知識可以說全都掌握了。要是早知道的話,肯定讓其他人也來試一下,說不定都能當選教師,還能成為一段佳話呢。
鄭桐跟蔣碧雲雙雙被錄取了,這可讓兩個人高興壞了,他們終於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即將迎來不一樣的人生。
趙舒城收到了鄭桐的來信,知道他們即將去中小學當老師的消息,也為他們感到高興。
不過趙舒城回信給鄭桐蔣碧雲,希望他們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不要放鬆自身的學習。他們現在還隻是高中文憑,如果遇到合適的時機,還是要努力的提升自己,成為大學生,又或者研究生。
鄭桐看到趙舒城的來信很高興,覺得趙舒城跟自己的想法一樣。他之所以想當老師,一方麵是不希望繼續在石川村蹉跎,一方麵也是希望能夠在學校裡麵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看書,吸取更多的知識。
可當真的要離開石川村的時候,看著已經到處是小樹苗,已經有些青山綠水色彩的荒山,反而又有些悵然若失。
石川村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雖然隻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個中轉站,但是這裡的變化一絲一毫都和他們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來的時候還是沒有半點綠色的荒山,村裡每年都要外出乞討,現在卻已經家家戶戶都能填飽肚子了。
尤其是憨娃,之前跟著他們一起看書學習,現在也已經去公社小學上學,已經不再是那個滿腦子都是養羊賺錢娶媳婦生娃再賺錢的小孩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