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放糧食的大倉庫門口,社員們或是戴著草帽或者是圍著頭巾,都圍繞著幾個巨大的風車忙碌著。
風車的作用就是將糧食裡麵的秕穀扇出來,保證裡麵不會有太多的雜質。
隻見社員們將晾曬好了的小麥,用簸箕和木鍬木頭做的鏟子)倒進風車兜,操作風車的社員則是迅速搖動擺臂,風車便吱嘎吱嘎地動了起來……
隨著裡麵的扇葉轉動,小麥裡麵的秕穀和其它雜質便被扇了出來,剩下的便是乾淨的小麥了。
這還不行,等小麥從風車裡過了一遍之後,接下來還要進行人工篩選。
這一步是用竹篩子統一將小麥過一遍,篩子的眼兒剛好能漏得下一粒小麥,所以當社員們搖動篩子的時候,小麥就從篩子裡麵漏了下來,稍微大一點的石頭和沙子便留在了篩子裡麵。
大家忙碌的時候,張根旺則是一遍一遍的查看處理好的麥子,同時嘴裡不斷地說道:“這些可是給公家的愛國糧,咱一定得處理好,得讓公家的乾部滿意!”
王平這個生產隊長也叮囑社員們說道:“大家夥兒認真點兒,麥糠一定要揚淨,沙子石頭也得篩乾淨,不然,公社的人會讓咱拉回來的。”
社員們顯然對這事兒早已經習慣了,當即紛紛應和著。
周揚沒有打擾大家乾活兒,而是來到處理好的麥堆旁,順著張根旺的旁邊蹲了下來。
“張叔,這就是處理好的公糧?”
張根旺點了點頭說道:“嗯,還可以吧!”
“何止是可以,比分給社員們的糧食都要乾淨。”
這可不是周揚在胡說,而是實話。
眼前這些公糧都是經過好幾遍的篩選,不但顆粒飽滿,而且裡麵乾乾淨淨,沒有秕穀、沒有沙子石頭以及土塊。
彆的不說,最起碼生產隊分給社員們的糧食絕對沒有這麼乾淨。
張根旺則是笑了笑說道:“那能一樣嗎,這可是交給公家的糧食,處理不乾淨那能行!”
聽到這話,周揚的內心深處真的是非常的感動。
不得不說,這些社員們對於交公糧這件事情真的是非常的認真。
他們或許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卻知道種地納糧,亙古不變,因此即便是張根旺這樣的老農民,對“交公糧”這事兒,都不敢絲毫懈怠!
也正是農民這一份可貴的奉獻,為國家的工業建設提供了原始積累,從而建立了初步的工業基礎。
可以說沒有農民的奉獻,也不會有“兩彈一星”,也不會有後來的經濟騰飛。
正說著,遠處突然傳來一陣“轟隆隆”的聲音。
周揚等人頓時抬頭看去,發現大隊部的院子裡竟然開進來一輛拖拉機。
東方紅拖拉機)
火紅色的拖拉機上坐了兩個人,司機周揚不認識,但緊挨著司機的正是自己的老嶽父李豐年。
很快,拖拉機就在糧倉這邊停了下來。
而後就看到老嶽父熟練地從拖拉機上跳了下來,並招呼社員們趕緊卸車!
老式拖拉機)
ps:為了寫好這本書,老滄前兩天專門去了一個保留有大集體時代風貌的村子采風,拍了一些照片,要是和劇情合景的話,會陸陸續續給大家放出來。
當然了,前提是大家想看,要是覺得沒啥必要,那就算了!
有想法的書評區留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