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雷達是於1957年開始研究的,並在1968年的溪山戰役中第一次參與實戰。
就性能而言,還算不錯,可以很輕易地就能探測到敵軍的近程火炮陣地,戰場表現優異。
但是也僅此而已,比起八寶梁研究所搞出來的防371炮兵雷達,性能上差了不止一個等級,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聽到周揚的話,薑老轉身和楊老交流了幾句,而後對著周揚說道:“周揚同誌,能讓我們看看你們的這款雷達的實戰效果嗎?”
“可以!”
知道薑老他們比較關注這款炮兵雷達,昨天周揚等人就檢查了設備的情況,就防著這些大佬們突然要實地看看雷達的實戰效果,沒想到還真被他給猜中了。
“那你們就安排吧!”薑老道。
“好!”
隨後,在周揚的安排下,研究所的相關人員迅速行動起來。
很快,雷達組的士兵以及警衛部隊中的炮兵被集合起來,緊接著立即開著改裝好的雷達車帶上迫擊炮行動了起來。
而周揚等人則是緊隨其後,帶著薑老、楊老以及聶老等人,直奔八寶梁村後麵的試驗場。
說是村子後麵,實際上炮兵的試驗場距離八寶梁村有足足10來公裡。
被劃為試驗場的地方名叫黃石崖,實際上是一片丘陵地帶,連續數十個小山丘延綿七八公裡,使得這裡溝壑縱橫,雜草叢生。
之所以選擇這麼一個地方充當試驗場,主要是因為這是八寶梁村附近唯一沒有耕種的地方。
除了這地方之外,即便是不太陡的山坡都被當地的老百姓們開墾了出來,根本不適合用來測試火炮以及雷達。
車隊到達地方後,戰士們當即封鎖周圍道路,對交通進行臨時管製,即便這邊本身也沒有多少人過來。
與此同時,裝備部的這幾位大佬在周揚等人的陪同下登上附近的高坡,查看了一下環境。
而雷達偵查車則是開到了山腳下,並迅速擺開了架勢,準備進行測試。
與此同時,攜帶著迫擊炮的炮兵兵分兩路,一路前往幾公裡外的“主陣地”。
而另一路則是與裝備部的幾個軍官一起行動,閃入遠方的溝壑之中,失去了蹤跡。
在下麵的士兵緊張的準備測試的時候,薑老看著山腳下彎彎曲曲的道路,有些懷念地說道:“這地方好啊,最適合打遊擊了!”
楊老也附和著說道:“對,要是往那邊的山頂上和我們這邊各布置兩挺重機槍,一旦形成交叉火力,完全可以將下麵那條土公路給封鎖死,敵人少於一個營彆想通過這裡!”
聽著這兩位的話,在場的眾人都忍不住露出了敬佩之色。
能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走過來,並存活下來的,那都是英雄。
就在這時,山腳下的戰士突然揮動旗子,發出旗語。
之所以用旗語這麼落後的通訊方式,主要是因為眼下的通訊方式實在是太差了,近距離一般使用電話,遠距離則是隻能用電台。
然而這地方隻是臨時測試場,根本就沒有拉臨時電線,僅有的幾部電台則是用以雷達兵和炮兵之間的聯係,並沒有給他們這邊配備。
再加上距離不是很遠,所以便隻能選擇用旗語來溝通。
周揚看到之後當即說道:“各位首長,我們的雷達部隊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以開始了嗎?”
“行,開始吧!”
隨後,周揚對著一旁負責測試的陳山河說道:“發信號,準備測試!”
“是!”
tt_keyord_addatatite=”遊戲”datatag=”精品推薦”datatype=”1”datavaue=”1913”tt_keyord_ad
兩山輪戰時期的辛柏林炮兵雷達)
&npq4a近程迫擊炮偵查定位雷達)
ps:想放幾張371雷達的圖片,但是想到是現役裝備,為避免麻煩,還是算了。
另外說一說更新的事兒,老滄這段時間身體一直不見好,咳嗽不停,哮喘有些嚴重,再加上年關將近,人也在嶽父家,事情也比較多,所以打算年後回到家再恢複更新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