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沒有回答林毅的話,而是反問道:“林哥,你們項目研究到了那個地步,每年經費多少?”
“這個項目已經研究兩年多了,技術論證已經做完了,就差實驗部分了,預計再有兩年就能有成果了!”
接著林毅繼續說道:“至於研究經費,實在是一言難儘,我們項目剛開始的時候每年撥款是50萬,但是去年削減到了30萬,今年隻剩下17萬了!”
周揚當即說道:“要是有足夠的經費的話,你們團隊多長時間能出成果!”
“如果我們有100萬的經費用於研究的話,最多一年就能將新發動機搞出來!”林毅自信的說道。
“既如此,那我們院兒提供經費,你們那邊提供人員和技術,咱們共同研發這款發動機,同時研發汽車項目,你看如何?”周揚道。
林毅想了想說道:“我自己倒是沒問題,但你也知道,我在學校裡就是一個小人物,這種事情根本做不了主!”
周揚笑了笑說道:“隻要林哥你願意就行,剩下的事情我來操作!”
哈工大可是國防七子之首,和西工大一樣,都和軍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以他現在的身份和地位,即便是不動用軍方的力量,隻要找上哈工大的高層,提出合作邀請,對方大概率不會拒絕的。
實在不行還可以請薑老、楊老等人出麵,憑他們的身份,這事兒肯定沒問題。
“行,我沒問題,要不要我先和上麵的領導彙報一下情況?”林毅道。
“可以...”
突然周揚想到了一件事兒,隨後話音一轉,再次問道:“對了林哥,你們學校的研究生學院恢複招生了沒?”
他之所以問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周揚知道,幾年前因為我們和北麵那位鄰居關係惡化,為了避免突發戰爭波及到哈工大,所以上麵指示這所學校南遷西南地區的山城,隻留下小部分與龍江工學院、冰城電工學院組成小哈工大。
直到1973年8月,學校的主力才從山城返回冰城,重建哈工大。
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響,在此期間哈工大的研究生招生一直處於中斷階段,具體哪一年恢複周揚也不記得了。
但是他卻知道,他們學校恢複研究生招生的那一年,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探測製導與控製技術、飛行器動力工程的研究生班出了一批牛人,比如朱家華、李文玉、黃涵、葛翠雲...
後來我國的高軌衛星對地高速激光雙向通信試驗、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的支撐結構係統關鍵技術,“天眼”成功“開眼”,空間機械手在天宮二號上實現了國際首次人機協同在軌維修科學試驗等等,這些大型尖端工程的負責人以及技術團隊核心都是這一屆研究生班出來的。
之前八寶梁研究所隻是一個小小的一級研究所,根本沒實力和那些大型研究院搶人才。
現在不一樣了,他們也鳥槍換炮了,也能和那些大型研究機構搶人了。
再加上彆的地方招人是廣撒網,憑數量取勝,而他可是知道那些人才姓啥名誰,算得上是精確製導,精準打擊,效率自然不一樣。
就在周揚沉思之際,耳邊再次傳來了林毅的聲音:“恢複了,怎麼了?”
“什麼時候恢複的?”
“去年!”
這麼一算的話,今年第一批研究生已經是研一下學期,秋天就研二了。
想到這裡,周揚當即說道:“林哥,你幫我打聽幾個人可以嗎,就在你們學校的研究生學院!”
“可以,都叫啥名字了!”林毅道。
當下周揚報給林毅一連串的人名,待林毅把這些人的名字都記下之後,他再次說道:“林哥,你先和學校領導彙報情況,等我忙完這幾天就抽空去一趟冰城,到時候咱們再細聊!”
“行,那我在這裡等你!”
“好...”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