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軫興奮地拍著李宗仁的肩膀,朗聲笑道:“李長官,這一仗打得漂亮啊,我們終於讓那些鬼子知道,中國軍隊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覃連芳也握著李宗仁的手,激動地說:“李長官,這次的勝利實在是太大了,不僅給了小鬼子沉重的打擊,對我們的士兵也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軍中現在一片歡騰,小鬼子不敗的神話,根本就是狗屁!”
李宗仁微笑著接受了大家的誇讚和追捧,隨後站起來,麵對眾人說道:“大家都辛苦了,這場勝利不僅僅屬於我個人,也不僅僅是屬於‘獨立旅’和‘利刃特戰隊’的,它更屬於每一位勇敢的士兵,每一位為國捐軀的中國軍人。
我們失去了無數弟兄的生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戰勝了強大的敵人,這才有了今天的勝利,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這並不代表了結束,這隻是新的起點,我們全麵反攻,徹底打敗小鬼子的開始!”
李宗仁的話語雖然有些空泛,甚至聽起來更像是獲獎感言,但毫無疑問的是,他此時內心充滿了堅定。而那些軍長們也一邊不住地點頭,一邊紛紛鼓掌,全神貫注地等待著他派出下一步行動的任務。
不過,人群之中的陳特派員卻是目光閃爍不定,臉上始終掛著似笑非笑的微妙神情,眾人鼓掌時,他也漫不經心地跟著輕拍兩下手。
其實,他心中早已醞釀好了新的計劃,在此前早些時候,他就接到了一份來自戴笠的秘密命令,要他必須爭取到林一凡,並將這個神仙一般的抗日猛將,拉攏到重慶去,以供老蔣進一步利用。
陳特派員心中微微一動,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儘一切努力將林一凡抓到手中,完成這個任務,同時,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提升自己在重慶的地位的機會。
李宗仁清了清嗓子,環視了一圈在場的十幾個高級將領之後,然後沉聲下著命令道:
“我們將兵分四路,對隨棗地區的鬼子發起全線進攻。第一路是北線,由在泌陽,唐河,桐柏一線的孫連仲第二集團軍五個師和湯恩伯第三十一集團軍一個軍,全線向信陽攻擊,威脅日軍側翼大本營。
第二路,左翼,由張自忠第三十三集團軍主力向棗陽附近地區攻擊,與第二、第三十一集團軍協力,對漢水以東之敵形成夾擊之勢,而江防軍一部向京鐘路鬼子後方攻擊,切斷左翼鬼子退路。
第三路,右翼,由西北軍劉汝明的六十八軍和湯恩伯的十三軍從桐柏山出擊,支援東翼,攻擊徐家店的第三師團主力,我要切斷右翼鬼子的退路。
第四路,由在鬼子後方的遊擊隊全線出擊,進攻鬼子後方,擾亂鬼子的運輸補給線,老子這次要內外線一起進攻,打鬼子一個天翻地覆!“
.
在原本曆史上,“隨棗會戰”前後不到一個月。日軍使用主力突破漢水東岸的中國守軍陣地之後,便突進至預定目標完成了一翼包圍,但其他兩路日軍則在隨縣及其北側地區遭受了有力阻擊,並沒有取得預期的進展。
而國民政府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鑒於敵強我弱的戰場形勢,決定采取轉移戰術,將主力逸出敵人的包圍圈,轉移至外線作戰。如此一來,他便能利用桐柏山和大洪山的有利地形條件打擊日軍了。然後,才能有機會轉守為攻。
日軍由於合圍計劃失敗且麵臨中國軍隊的大舉反擊,不敢久留,遂行撤退。中國軍隊尾追不舍,在向日軍反攻中將其擊退;14日,收複唐河縣,16日,光複桐柏,粉碎了日軍的合圍計劃。19日,中國軍隊經4天苦戰,予南返日軍以重創,收複棗陽。
至24日,中國軍隊先後收複棗陽、桐柏等地,日軍除占領隨縣縣城外均退回至原地區,大體恢複戰前態勢,“隨棗會戰”也以日軍的失敗而告終。
如今,國軍除了一開始的潰敗之外,在“利刃特戰隊”的突出表現之下,無論是在高城和塔兒灣等地,還是在鐘祥,京口等地,都沒能取得任何戰果,反而是損失慘重。
而李宗仁也趁機為變守勢為攻勢,第五戰區令第三十三集團軍會同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從豫西南下,將大部分日軍反包圍於襄東平原地區,進行猛烈攻擊;第三十一集團軍主力向信陽攻擊,其餘部隊向鐘祥日軍攻擊,牽製其後方。
左集團軍第三十九軍更是奉令化整為零,進入山區分散遊擊;右集團軍河東部隊及江防軍連日發動進攻,襲擊日軍後方,切斷交通,完成任務後於二十一日撤回襄河西岸。二十二日,向隨縣迫進,二十三日收複隨縣。日軍退回鐘祥、應山等原駐地,恢複戰前態勢,會戰宣告結束。
在“隨棗會戰”的戰局正發生著激烈演變的時候,孔森和林一凡正在應城的指揮部內討論著最新的情報和發展。崗村寧次和藤田進當然想要全身而退了,但是李宗仁是什麼人啊,怎麼可能會讓他們如此輕鬆?
孔森看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箭頭,然後又抬頭看向了林一凡,忍不住感慨地說:
“一凡,你真的是太厲害了,我當初聽你的指揮,果然是明智之舉。我們的勝利讓兄弟部隊的士氣大振,各個戰線都展現出強大的鬥誌。不僅僅是李長官,就連重慶的蔣委員長,對於我們的戰績也非常滿意。如果沒有你,我們不可能在戰鬥中立下那麼多的功勞。”
林一凡隻是笑了笑,然後和孔森寒暄了幾句,其他的並沒有多說什麼。
而孔森見林一凡還是那麼淡然自若,又接著說道:“這一次,一凡你立下了那麼多,那麼大的功勞,一定可以去重慶,受到蔣委員長的重用。嗬,到時候,我看還有誰敢在背後說你的閒話!”
林一凡聞言,深吸了一口氣,臉上帶著一絲憂慮。他明白自己這一次立下了巨大的功勞,但這也意味著他將麵臨著更大的挑戰和決策。而孔森提到他可以去重慶,被蔣委員長重用,這也是他早就想到的,更是他作戰的目的之一。
這個機會固然難得一遇,但林一凡心中的疑慮卻始終無法消散,對於老蔣,對於國民政府,他自然是不信任的。可是如果要在這個時候,1939年,在正麵戰場擊敗小鬼子,全中國隻有國民政府有這個能力。
林一凡想要借力打力,想要撬動更多資源,他就必須暫時妥協。否則,他沒有更好的機會,在最快的時間裡打敗鬼子,林一凡毫無疑問是矛盾的,但也是堅定。
“去重慶不一定是好事,那裡的政治鬥爭太複雜,水太深。我怕我去了之後,會被卷入其中,而忘記了最初的目標,忘記了我們為什麼在這裡戰鬥。”林一凡的聲音透露出深深的憂慮,對於這個知心朋友,他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孔森理解他的顧慮,但他也堅信林一凡的能力和決心:“一凡,你不必太過擔心。我們在這裡的初衷是保衛國土,打敗侵略者。無論走到哪裡,我們的初心都不會改變。而且,你在這裡立下了那麼大的功勞,去重慶,也是我們的榮幸。我相信你無論在哪裡,你的初心都不會變。”
林一凡默然片刻,然後點了點頭。“孔森,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幫助。我會去重慶的,但我絕對不會被汙染,忘記我們的初衷。無論身在何處,我都會記得,我們身為軍人,使命就是保衛我們的家園。”
孔森微笑著拍了拍林一凡的肩膀:“哈哈哈,這才是我認識的那個林一凡嘛。我相信你,也相信我們的兄弟們,隻要小鬼子一天還在中國的土地上,我們就會一直在一起,共同守護這片土地,殺光那些狗日的小鬼子。”
說到這裡,這兩個戰場好友都不由得笑了笑,他們合作了那麼久,自然是心意相通的。孔森其實已經視林一凡為大哥,異父異母的親大哥。
而他們的目光,也再一次齊齊朝著地圖轉了過去,麵對著新的戰局,他們將繼續並肩作戰,不辜負這個國家,也不辜負這片土地,更不辜負他們身上的軍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