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先走,我說點兒事兒,1會兒再追你們。”看到等在路邊的劉鐵,李愷讓陳文他們先走,自己則去與劉鐵會合。
“鐵哥。”“愷哥”
倆人各論各的,都是“哥”。
“最近不忙吧?”
“還行,都是雞毛蒜皮的屁事兒。”
“那就辛苦辛苦,麻煩你出趟遠門兒。”
“您吩咐,讓咱去哪兒?”
~p
“豫州省的溫邑縣,去那兒了解些情況。”
“好。”
“嚴祿這人知道吧?”
“知道,小飛哥當年叮囑過,西郊地麵上,有幾個人不能惹,嚴祿是其中之1。”
“嚴祿是我哥們兒。我們是兩年前結識的,這之前他應該是隨處流浪,大概流浪了有小1年。他是哪兒人,為了什麼事兒,問過1次,他不說,也就沒再問過。
你去溫邑,把事情了解1下,要小心,不要打草驚蛇。他的事兒不知道大小,但可能在公安部門有底子,不然當年他也不會讓小飛哥給弄1套假身份了。
現在要娶媳婦了,繼續再用假身份不合適,不能1輩子不見光吧。這趟過去你拿著兩萬塊錢,搞清楚緣由。事兒能平,就花錢平掉,事態嚴重平不了,回來告訴我,咱們再想辦法。”
“好嘞。確定他是溫邑人?”
“他沒說過,不過他身上的的功夫是家傳,南溫邑北滄邑,都是武術之鄉,說話有豫州口音的,應該就是溫邑了。還有,到了溫邑,找到同款樣式的衣服,了解清楚出處,應該能幫到你。”
李愷從書包裡拿出來3遝沒開封的“藍精靈”,還有1張圖畫。圖畫上畫的是1件衣服,是李愷循著兩年前的記憶畫下來的。
身
那時候他和嚴祿還不是朋友,嚴祿在機械廠的防空地道裡住,他的包裹裡有1件很特色衣服,李愷覺得應該是有用的線索。
1件類似運動服的藍色外套,衣服背麵正中位置縫著1塊手掌形的黑色補丁,補丁上用金黃色的線繡著1個“振”字。
“可以先打聽打聽有沒有帶‘振’字的國術單位,‘振興’、‘振華’‘振新’什麼的。”
“好嘞。愷哥……這錢……多給了1遝。”
“拿著吧,1路上方方麵麵的都是費用,彆苦了自己,辦事兒也彆摳唆。事兒辦好嘍,還有重謝。”
“好嘞,我回去收拾收拾,立刻動身。”
“嗯,路上注意安全,有把穩的小弟,帶上1個,路上好照應。”
……
李愷到家的時候,1“家”人圍坐在西配房裡準備吃飯。
“老爸老媽呢?”李愷問劉大龍。
“剛走,說是奶奶鬨著要出院,他們去醫院勸了。”
李老太的闌尾炎手術非常成功,小手術,沒啥技術含量。不過她有糖尿病,還是很嚴重的層次,這就阻礙了手術創口的恢複和愈合,手術後在醫院裡住了2十多天,很是煩躁,鬨著就要出院。
這要是過3十年,肯定有兩全其美的好辦法,但是現在……隻能在醫院裡1邊降糖,1邊消炎。
其實這涉及不到費用的問題,彆說2十多天,就是2十多年,住院也住得起,奈何李老太就是不願意住了,單人單間的高乾病房,住的1身委屈。
李愷並不驚慌,不是還心存怨氣,按前世的記憶,奶奶還有56年的壽命,現在家裡的情況這麼好,增壽延年兩年也是非常可能的。
“哦,知道了。嚴祿哥他們不過來1起嗎?”
“不用了,嫂子說她要學著使用煤氣灶,以後要自己做飯,不能讓老爺們兒每天進家吃不上熱乎飯。”冉玥接話道,看來是去招呼過,“王阿姨過去幫忙了。”
王阿姨是李家的保姆,平日裡就負責做1頓晚飯,李家的早飯多數是“西餐”:牛奶、煎蛋、麵包、醬牛肉,有時候也煮些冷凍的餛飩,偶爾是劉鳳芝做,多數是李愷劉大龍的活兒。
午飯都是大家自己照顧自己,禮拜天家裡人少,多是去外麵下館子。李愷也沒意見,趁著現在餐飲業的“高科技術工”還未普及,趕緊吃吧,等地溝油和“科技狠活兒”蓬勃發展起來,自己家裡做的都不敢放心吃。
“你們吃飯吧,我去那邊兒看看。”李愷進廚房抄了1大碗燉牛肉和1盤子“乾煎帶魚”,端著出了院門。
嚴祿正在在調試鎖定電視機頻道,倆孩子蹲在1旁滿臉崇拜的看著他們的“爹”,電視機裡每出現1個新頻道,他們就會歡呼雀躍。不過很快他們的積極性就沒了,因為電視機“壞”了,7點鐘之後,所有調試出來的台都放映著相同的畫麵。
“祿哥,忙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