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捏著手機,臉上一臉的問號。搞不懂這個‘形意小宗師’為什麼還要專門跑過來問他,能不能讓自己家人練他的武道心得,還信誓旦旦不會外傳。
這又不是什麼寶貝,不過是自己一點修煉感悟罷了,用的著這麼鄭重其事嗎?
不過對方既然如此嚴肅地來問,王一也不好表現的太隨意。而且龍虎二形確實給了自己極大的幫助,所以自己也不必當什麼小氣人,直接拍胸脯表示隨便練,沒關係。然後便興致勃勃看起了對方發來的視頻。
一邊看一邊驚歎:“原來‘暗柔’之勁在水下竟是這樣的形態。無孔不入,無跡可尋。急時蕩儘千波,緩能雨歇風住。真是天下至柔之妙勁,隻可惜‘小宗師’這位長輩似有後力未繼之感,難道打一掌‘暗柔’之勁對自己的消耗很大?”
想著,他走到門外。那塊大青石已被他三掌毀掉了了三分之一,不過王一並沒有打算因此放過它。
調息片刻後,隻見他一掌輕輕拍出,往下一按,那股輕靈之感,竟比周石亭來的更加輕鬆自如。
隻見這一掌如幽靈飄忽,印在石身上又如清風拂麵,動靜間落針可聞。
等到王一收掌,石頭頂上已經出現了一個寸許深的掌印,好似這一掌是拍在一塊豆腐上,周邊卻沒有一絲的裂紋,看上去就如掌印本就是石頭自帶一樣。
而且石頭下麵是鬆軟的泥地,這掌印青石按說力道極大,但石身竟沒有一絲一毫下陷。
“這‘暗柔’勁不愧為四勁之最奸,觀之在南,觸之則北。動靜於須臾之間,擊之如迅雷閃電,又似春風化雨。真正做到了彼之力方礙我之皮毛我之力已入彼骨髓。”
常人練功,若不得其法。練出勁來,本就極難。有人終其一生,可能也隻能練出一門‘明剛’勁,現在很多搏擊運動員體格強壯,練到最後其實也能練出來。沒有機緣,沒有名師,想要靠自己體悟剩下三勁,那就變得難上加難。
但這隻是勁力的不同用法而已,並不是說這四勁有任何高下之彆,強弱之分。真按打起來論,‘明剛’打‘暗柔’都是常事。
尚雲祥老前輩在世時曾經說過,如果上天再給他20年陽壽,他就再打20年明剛。尚門弟子頗不解,以尚師之功,難道一生隻在明勁嗎?
其實尚雲祥早到化勁,不然孫祿堂也不會在自己的著作中特意說尚雲祥幾乎已經到了與道合真之境界。尚老前輩這裡說的明剛,隻是拳法致用,在用勁的方法手段上。而明勁、暗勁、化勁,是在練形意拳的過程中,拳法合道,人身心變化的三個層次。
就比如周石亭是化勁高手,但現在你要周石亭去跟周雲伯對打,十個周石亭也不可能是也周雲伯的對手。
既然明剛能勝暗柔,那為什麼又要去體悟習練這柔勁呢?
因為柔勁最持久,剛勁雖然凶悍,但剛勁是最容易退的勁,不會在身上保留太長時間,老一輩武術家發現了這一現象,一上歲數剛勁就開始衰退了,想保也保不住,來的快去的也快,所以也學著用柔勁來涵養拳勁。
然《老子》雲:“剛不可久,柔不可柔。”一味地柔,也不是正確的用勁之法。隻有剛柔並濟,混元如一,方能體悟勁力入化之變。也隻有入了化,才能將功夫入微,練到骨髓。
所謂明勁練筋骨,暗勁練腑臟,化勁練血髓。正是武道如登山,一步一重天。而後方能以後天返先天之變,以無道奪有道之功,最後才能天人合一,與道合真,結一顆先天圓滿大金丹。
所以欲練四勁,非為功之用也,乃為道之本也!
這暗柔勁一練上身,王一的麵板上的形意十二形殘)的熟練度竟然直接大成,並且已經到了32110000),簡直比坐火箭還快。
王一細細感受體內的勁力變化,他雖然隻結了一顆‘偽丹’但也漸漸臻至天人感應的境界,能感應體內各種細微的改變。
此時他的體內有一種似有似無灼燒之感,好似一股無形的勁力滲透進了五臟六腑之中,就像一層過濾膜要將他的各個器官過濾一遍。
體內五臟六腑仍有許多勁力未能觸及的地方存在暗傷和瘀血,原本需要慢慢滋養,細細調理。此刻卻被這股蠻橫的勁力一掃而空。
王一隻覺渾身有一種一掃沉珂的暢快,身心都在歡呼雀躍。這勁遊了一圈,便往中丹田而去。血丹裡似乎傳出一陣龍吟虎嘯之聲,頃刻間便將那勁力裹住。
王一的身體瞬間齊齊震動,腹中發出‘呼嚕嚕’如同老虎打盹,發出的呼嚕聲。竟是身體在漸漸複蘇的狀態之下,本能地用上了‘虎豹雷音’之法,來給自己伐毛洗髓,加速回複傷勢。
身上的麻癢之感越來越強烈,但是王一卻沒有停下的感覺。他感覺身體似乎有什麼東西要破殼而出。如同雨後發出的新筍欲衝破地麵,崖邊滲出的水滴欲彙流成河。
待到那麻癢的感覺快要到達極點之時,王一感應之中隻覺腦海中打了一個悶雷,此乃雨後春雷,預示萬象更新,天地複蘇。
那新筍借著雷聲衝破了地麵,化為一棵綠竹拔地而起。天地降起甘霖,久霾的天空被洗淨,崖邊的水滴順著雨水彙入河流,一路而下最終百川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