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決心雖然發了話,但是眾人都是你看我,我看你,均不敢第一個動手。
李決心冷笑一聲:“怎麼,老頭子這裡是龍潭虎穴嗎?還是一個個地怕老頭子偷學你們的絕學?想要進步,怎麼能畏畏縮縮。老頭子我可沒功夫陪你們玩這套虛偽客套的遊戲。”
眾人聞言,麵紅耳赤,忙道:“不敢”。
隻見李決心一指釋延壽,道:“和尚,你先來。”
釋延壽聞言,左右看了兩眼,邁步走入場中,對著李決心和在場眾人施了一禮,道:“既然李前輩要貧僧先來,那貧僧就獻醜了。”
隻聽他道:“前幾日我與王施主打過一場,那三拳我自覺回味無窮,回去後埋頭苦思,自覺微有進益。諸位都是用勁的方家,我便隻打一拳,以來供大家品鑒。”
說著,他微微屈膝,雙手下垂,低眉順目,顯出一股慈悲之意。隻見他緩緩抬手,拳頭極速變紅,就像血液全部彙集到了拳尖之上。
拳頭據於腰間,身子往前一趟,差不多半米左右,而後一拳揮出。
沒有爆響,沒有異象,就像潤物無聲,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反觀釋延壽打完這一拳後,整個人就像拉了三天三夜,快要虛脫而死的樣子。
王一眼神一凝,心中驚訝道:“這和尚悟性有些高啊!怕不又是個未來羅漢!”
李決心也有些驚訝,讚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和尚,你算是悟到了佛法三味。年紀也不大,還有時間,未來未必不能成佛作祖。釋永空那個禿驢將來要是不讓你做那達摩院首座,那就真是他眼瞎。”
“阿彌陀佛!”釋延壽宣了一聲佛號道:“多謝前輩誇讚,首座方丈,皆是緣法,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
李決心撇了撇嘴,不屑道:“和你們和尚說話真是費勁。緣法緣法,緣到最後還不是強者為尊。現在我也有一拳,和尚,你看好了。”
他話音剛落,坐在凳子上,對著空氣也是一拳,幾乎就和剛才釋延壽如出一轍。
彆人都還沒瞧出什麼,倒是釋延壽臉色大變,汗出如漿,嘴裡叫道:“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王一卻看出了一點端倪。剛才釋延壽那一拳,就如春風化雨,好像在,又好像不在,如陽光,如空氣,如水源,潤物無聲。世間的生靈賴此而活,大家誠心懇念,一日日,一夜夜,千年萬年,於天地間塑造出一尊佛。這也正是他心中那種空而不空的信念,擁有無限的慈悲之意。
而李決心這一拳,卻是天地齊發殺機,大殺特殺,殺到天地之間空空如也,再無其他生靈,隻有他李決心,這時候他願成佛便是佛,願成魔便是魔,魔與佛隻在他一念。
釋延壽是空,李決心也是空。釋延壽是佛,李決心也是佛。但李決心成佛比他快,比他簡單,就連最終的選擇也比他多,修行修到最後,就是為了摘道果。既然是為了摘道果,那麼從目的來看,似乎李決心的路才是最正確的。
雖隻簡單一拳,但在王一看來,這已經不是普通的論武了,而是真正的道爭。釋延壽如果選擇成自己的佛,便違背了真正的道。選擇李決心的道,就違背了心中的佛。就看釋延壽撐不撐地過去了,撐得過修為大進,撐不過就是道心崩碎。
王一不禁感慨,大佬果然都是狠人,點撥都是這樣來的嗎?這樣一比,自己豈不是顯得很呆。
釋延壽臉色鐵青,盤膝而坐,手結法印欲要降伏心魔。但是那魔就是他自己,又如何降得住。
眾人見他額頭青筋凸起,咬牙切齒的模樣,都變得有些寒蟬若禁。
李決心倒是顯得滿不在乎,兀自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悠悠說道:“看到沒有,這才是真正的論道,還有人要上來嗎?”
說完,卻沒人說話,他也不惱,一指王一道:“小夥子,我看你根骨驚奇,你也來打一套拳給老頭子看看。”
王一嘴角抽了抽,還是依言走了出來,說道:“那在下也獻醜了。”
當即就是一套虎形使了出來,出手之間拳風呼嘯,眾人對視一眼,心中大驚,原來這就是“一招哥”的實力那?
此刻在他們眼中,王一哪裡還是什麼人,就是一頭睥睨山林的百獸之王。把拳象練到這種地步,早已經和他們不是一路人了。
李決心喝著茶,看著王一打完這套拳後,也不點評,隻是說道:“厲害厲害,下一個!”
“誒,前輩,你還沒指點呢!”王一出聲提醒道。
李決心白眼一翻,冷笑道:“你要什麼指點,你心裡沒數嗎?”
說的王一尬笑一聲,悻悻地退回到人群裡。
有了釋延壽和王一開頭,氣氛終於開始熱了起來,大家一個接一個地上去展示。詠春,八卦,太極各路拳法紛紛亮相。
李決心也是來者不拒,點撥從來都是三言兩語,但卻鞭辟入裡,入木三分,更能直至要害,倒果為因。仿佛在他手中,什麼拳都會,什麼法都精,涵蓋萬物,無所不包。看的王一歎為觀止,心悅誠服。不由歎道:“這才是人間武庫,武道宗師!三人行,必有我師。自己果然還差的很遠。”
就在眾人熱烈討論的時候,突然‘嗶啵’一聲響起,卻不是空氣中發出的聲音,而是於心頭突然浮現出來的聲音。
大家紛紛望去,就見盤坐於地上的釋延壽不知何時已經睜開了眼睛。隻是嘴唇乾枯,皮肉皺起,仿佛老了十歲,但是雙眼卻明亮無比,充滿了智慧。
王一一眼就看出這和自己於峨眉悟道時,明了真如本性的狀態一模一樣,感歎道:“一念所至,立地成佛啊!”
隻見釋延壽緩緩站起身,沉默著對著身前又是一拳,但拳風,拳格以及拳景已然煥然一新。那拳象之中卻是釋延壽拿著大砍刀一刀劈死了坐在蓮台上的李決心,然後推倒他的屍體。大步一跨,坐在了蓮台上。隨後天地之間,又誕生了許許多多生靈,共同齊稱佛祖。
李決心則是喝了一口茶,眼帶笑意地看著他,誇讚道:“打破天地,取而代之。入得魔,成得魔。你不是真佛祖,還有那個能稱佛祖。”
“阿彌陀佛!”釋延壽當下念道:“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當下對著李決心鄭重施了一禮,道:“多謝前輩點撥之恩。”
接著,又轉過頭對著王一一禮,道:“也多謝王施主三拳三相,助我明道。”
隨後對著眾人躬身一禮,道:“大道同行,乃是佳話。如今我已明前路,便不多留,在此多謝諸位同道護持之恩。”
初來之時,釋延壽還是和大家一個境界。隻是這麼片刻,他的修行就上了一個大台階,變成了高僧大德的模樣。這不是功夫上麵的進益,而是心靈上的攀登。正所謂心即理,理即意,意即拳。明白了道理,對方的功夫進步也隻是遲早的事。
大家看向他的眼神充滿了熱烈和羨慕,但不是那種求之不得的嫉妒。反而都在心中默默地為釋延壽恭喜。大家都是光明磊落,心懷驕傲的武人,遲早有一天自己也會迎頭趕上,並肩同行。
“恭喜大師,開悟開智!”葉寸心當先邁出,抱拳恭賀,顯得英姿颯爽。
而後眾人紛紛出來恭喜,就連王一都忍不住點頭微讚。
釋延壽一一還禮,躬身退走,顯得禮數周全,雖然修為大進,卻無驕矜之態,進退之間,儘是高僧大德的風範,引地眾人連連感慨。
釋延壽一走,大家自覺已有所得,也不好多留,便紛紛準備告辭離去。
李決心則喝著茶,起身相送的動作也沒有,大手一揮:“滾吧!”
眾人離了院子,武峪問道:“我們一塊兒回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