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修行,常有三途。
其一乃古之練氣士,先要得入常定,之後便是吐故納新,待到天人感應,即以人心煉天心,回轉先天,煉煞采罡,最後返假成真,肉身成聖,便算得道。
其二是道家內丹之流,講究精、氣、神,三寶相合,漸臻元神穩固,混元混一,最後天人交感,修得陽神,脫去凡胎。雖能延壽,卻達不到不朽,反而對肉身沒了多大要求。
最後便是武人金丹大道,常以肉身作寶藥,煉皮、煉骨、煉髓,煉一口浩然之氣,最後煉儘體內陰渣,以肉身通神,得求大道,所以肉身不得有絲毫損傷虧空,和許多道家元神之流的理念相反。
放在千年前,大道共途,這些修行理論,本可以互相借鑒,推陳出新。
可是千年之後,隨著各種門派崛起,各自的理念和內容,已被填充打磨的日趨完善,互相之間的壁壘與成見反而越來越深,並逐漸發展成有我無他的道爭。
雖說都是直指大道的不二法門,但修行方向卻是南轅北轍。若無主次,貿然兼修,頃刻間便會走火入魔。更彆說將這幾脈融會貫通,此非大智慧者不可行。
王一本是個修行菜鳥,隻是得了係統之便,才稀裡糊塗踏足修行,哪裡懂得這麼多彎彎繞繞。
他先修肉身,再修元神,最後又明了服氣之道,竟於稀裡糊塗間,漸漸有將三脈同流,混修之意。
可是三脈混一,何其艱難!那是千年來,無數天才人物的智慧結晶,也是凡人無法逾越的一堵高牆。
王一有係統相助,才堪堪保證他沒有走火入魔之虞,想要踏足大道,還得靠他自己邁出這關鍵一步。
原本這一步,王一要踏出來,至少也要到三十年後,他遍覽諸子百家,體會人生八苦,漸臻至滿、至虛、至無極之境界,才有可能辦到。
奈何他被天命所鐘,一路得貴人相助,竟然在“狼居胥”內斬屍成道,得了陽神之位。
這是人類能夠達到的最高修行境界,王一借此以點破麵,陡然脫開迷障,便如高屋建瓴,看清許多之前從未看清之物。
再加上他極高的智慧屬性,隻要有所見,便能有所得。許多困惑,頓如雨後初晴,豁然開朗。諸多關隘,便如窗紙輕紗,一捅即破。
食氣煉氣血,武道煉肉身,內丹煉元神。至此三元混一,逐漸開始在身體中形成新的修煉體係。
之前王一之所以不視不聞,無想無欲,甚至與李決心眾人動手,純粹就是身體的自然本能。
蓋因他這是開古今之未有,挾改天換地之功,以他身體本來的力量,根本難以支撐這種變化。於是他才會對“騰龍杖”產生渴求之意,甚至發生爭奪。
眼看王一就要踏足天道之時,“輪回”卻突然提前降臨,打亂了他的步驟。
“陽神”再強,到底隻是地仙之流,與“輪回”這種真正的天外之魔比起來,還是差上少許。
再加上王一新成“陽神”,肉身堅如磐石,便似寶屋華蓋,對“輪回”這道天外意誌,幾乎有著極強的吸引力。
所以“輪回”奪舍之時,也是用儘全力,瞬間便將王一本來意識鎮壓。
若非李決心以性命發出“肝腸寸斷”,將“輪回”打退片刻,不說王一本來意識,便是軒轅“陽神”也絕找不到機會,侵入他這具身體。
如今王一體內可謂三足鼎立,交替爭鋒。其中“輪回”最強,“軒轅”次之,王一這個主人,反而最為弱小。
“輪回”偉力最宏,一來便是大軍壓境,無人可擋。但“軒轅”潛伏最久,也最清楚王一身體各種變化,又有“人皇之力”加上“火裡種金蓮”神通,卻也能用勁入微,以弱擊強。
他們彼此互不相讓,偏又心照不宣,保持著最大的克製,顯然誰也不願意將這具身體損壞,得不償失。
其中“輪回”與“軒轅”差距最小,鬥得最凶,可謂不分軒輊。隻是僵持許久,反把王一遺忘在了一旁。
又或者他們根本就沒把王一這道本來意誌放在心裡。隻待二者分出高下,翻掌間便可滅了他。
弱國無主權!
王一心裡泛起深深的絕望,偏偏身體的痛感又極為清晰,且全都讓他承受下來,差點元神崩壞。
他無計可施,乾脆意守內景,將心神沉入心湖之內,以此來抵抗身體上的絕大痛感,同時又可借“紫蓮之力”來滋潤逐漸崩潰的神魂。
誰知王一才剛沉入心湖,心湖之上立刻生出諸多異變。原本“紫蓮”綻開隻有一朵,此刻不知為何,竟瞬間開出千朵蓮花,鋪滿心湖。
而且蓮花之上還托著一個小巧嬰兒,粉雕玉琢,極是可愛。樣子也和王一有些九成九相像,隻是昏昏沉沉的,遠不似往日活潑。
王一知道這就是自己剛修成的“元嬰”,他瞧得一陣心疼,就像母親看到孩子受苦,恨不得將他托起,溫柔撫慰。
“元嬰”非嬰,隻是類嬰,其實它是無相的。
之所以說它是嬰,是因為人在修行“元嬰”之道前,往往會感孕天地,幻想有嬰兒孕於體內,假托嬰身,凝固三寶。
就像人修房子,要先打地基,再起框架。這地基便是內丹精華,人身寶藥。框架則是觀想出來的嬰身。隻有這樣,修出來的房子才會無有偏移,堅實穩固。
“元嬰”一成,自然回歸本來無相,變成一團捉摸不透的先天之炁,幫助修煉者連接天地,體悟大道。
現在王一的“元嬰”,居然從無相回歸到了有相,可見“輪回”與“軒轅”相鬥,到底還是傷了他的根本,因此不得不退境自保,藏身心湖。
王一心道:“我恐怕是這華夏數千年來,最窩囊的‘陽神’修者了!”於是低頭往心湖深處潛去。
原本那裡渾渾噩噩,一片黑暗。稍微一點光芒,還是王一元神自帶的性光,但也是飄搖不定,好似風中殘燭。
而每次“輪回”與“軒轅”攻勢加大,這抹光芒就會暗上一點。或許不用他們刻意出手,隻要等這道性光徹底熄滅,就是王一元神泯滅之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