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不覺已是四個年頭,感謝大哥們一直以來的支持。
祝大哥們及大哥的家人,身體健康,財運亨通,心想事成。
還是傳統的新年免費章節,給好哥哥們發紅包,哥哥們都好吃好喝好心情。
近來大範圍降溫,哥哥們注意防寒保暖,保重身體。
給大哥們磕頭了!)
掃完了匪以後,王言又回到了無事可做的狀態。
掃平了江南叛亂以後,大隋就沒什麼大事發生,不外乎南邊壓製南越,北麵威懾匈奴,西邊同吐穀渾日常交鋒,東北有高句麗沒事兒就跳一跳。
大隋的外患都沒有大動作,雖然軍事衝突天天有,人也天天死,但這是常態,這種狀態也可以歸為和平。
所以國內就很祥和,在祥和的表現之下,是楊堅勵精圖治,繼續乾北方世家。大家互相對抗,推著大隋發展向前。
以致於就在這一年,592年,有司上言:“府藏皆滿,無所容,積於廊廡。”帝曰:“朕既薄賦於民,又大經賜用,何得爾也?”對曰:“入者常多於出,略計每年賜用,至數百萬段,曾無減損。”於是更辟左藏院以受之。詔曰:“寧積於人,無藏府庫。河北、河東今年田租三分減一,兵減半功,調全免。”
這就很好的體現出了這個才立國十年的王朝,是何等的富庶。府庫都堆滿了,沒地方放東西,都堆到了外麵的廂房裡。
就是倆字,有錢!
揚州這邊更是一團和氣,江南大戶送了不少人到晉王府,給楊廣當幕僚,大家團結一心,集思廣益,憋著勁給楊勇使壞。
無聊的王言就又鼓搗起了各種的東西,弄出了高度的烈酒,弄出了雪花鹽,弄出了更多樣的護膚、化妝品、香水,又有了新的染布的配方,更多了五顏六色。茶葉也開始炒了起來,進行推廣,已經有些人開始接受了。
這回王言主動給楊廣上交保護費,楊廣接受了份子,因為他感覺王言都快比他有錢了……
老王家的銀子流水一樣的賺進來,又流水一樣的花出去。
造船、養殖、買礦、煉鐵、買地、建設農莊,凡此種種,都要大投入。王言不在乎給楊廣分錢,他在乎的是那些產出在他的掌控之中。錢是虛的,生產力和生產資料,卻是實實在在的。
這一天,王言來到了江邊的港口,一年多的時間過去,船造出來了,出海多半年的船隊也回來了一多半的人。
“侯爺,此次出海,大小船隻十餘艘,千餘人,途中觸礁折損……我等行至南越……帶回兩船香料,兩船海產,三船稻米,去除了途中所耗、黴變,尚有近兩萬石。”
王言滿意的拍了拍領頭人的肩膀:“辛苦了。抓緊卸貨歸倉,兄弟們好好吃喝休息,給大家分錢。”
兩萬石糧食,差不多夠三五千人吃個一年半載的,這份糧食的收益,也就勉強支付一千多人的基本工資。剩下的撫恤、獎金,另有值錢的香料、海產。
總結下來,這一趟是大賺特賺。
於是王言看了一番海產,弄了夜明珠、珊瑚、玳瑁等一大堆的東西,堆滿了一輛馬車,讓部曲趕車,又去家裡拿了他‘改良’的曲轅犁,一道去了晉王府,給楊廣獻寶。
正是這個時期發展出來的犁,先給楊廣貢獻一下。等過上幾年,他再弄出宋明之際改良的犁,再給楊廣獻上去……
楊廣狐疑的看著麵前的曲轅犁,不確定的問道:“子言啊,此犁果真大利農事?”
他哪懂種地啊,能認識犁都是他體察民情,見多識廣了。
“殿下可譴專人評測一番,到時便知。”王言說道,“此物於殿下有大聲望,大助力啊。某家已經想好了此犁何名。”
“何名啊?”
“晉王犁!”
王言說的特彆堅定,“彼時天下百姓都感念晉王楊廣之名,而不知有太子。便是太子麾下的那些學士,也要捏著鼻子說殿下仁德無邊。陛下、皇後,也會更青睞殿下,如此便是向著儲位更近一步。若太子再有疏漏,陛下、皇後必是厭惡非常,難免起廢立之心啊……”
楊廣眼睛看著曲轅犁,聽著王言的話語,似是已經看到了他名揚天下,百姓無不感懷的巨大聲威,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若果真如此,本王記你一大功。”楊廣器重的拍著王言的肩膀,不忘畫大餅。
“才記一大功?”王言指著邊上的馬車,讓人掀開苫布,“殿下再看看?”
楊廣走進了,看著各種的海產珍寶:“不過是些許海中奇珍,也沒……你派出海的船隊回來了?”
“正是。”
王言含笑點頭,隨即不待楊廣追問,便直接複述起了出海的領隊告訴他的海外情形。
聞聽王言裝了兩船香料,兩船海產,兩萬石稻米,楊廣眯起了眼睛:“海外竟有如此厚利?”
“這才隻是一趟,船也小,兵也少。若多派人手,一年走上兩趟,便是海量的珍寶錢糧啊。”
王言說道,“殿下想想,這條路掌控在殿下的手裡。隻要之後擴散出去,怕是大戶們都要心動,組織人手造船出海,試探一二。海外不是我大隋境內,誰敢不經過殿下的同意就私自出海,咱們就滅了他們派出去的船隊。眼看著彆家賺錢,他們焉能不急?還不是都要給殿下做事?”
楊廣尋思一番,眼睛都瞪大了:“海外廣闊,不知幾千裡,如何製裁?”
“在目的地啊,殿下。我們說在南越賺了錢,他們就隻會去南越,而不會去旁的地方探索。大戶們都養成了毛病,他們沒有探索的想法,他們隻願意做穩定的事。我們在那邊將他們都留在那邊,讓他們血本無歸。”
“你不過千餘水手,如何做得如此大事?幾年能成?”
“怕是要五年之久,咱們的船要更大,兵將更多,更善水站,如此方能成事。”
“這幾年給本王的份子免了,全力建造大船,訓練水軍。”
“殿下,本也給你留了六成份子。”
“本王不要你那麼多,四成就夠,那些錢投入進去,也能加快進度。本王知道你攤子鋪的大,用錢的地方多。本王還有錢花,不差那些,海貿是關鍵,越快越好。”
楊廣很有認識,很明白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