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零章 回歸_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一三七零章 回歸(1 / 2)

造反並非是那麼輕易的一件事情,當然那是對彆人來說。

對王言來說就是,唯手熟爾。

他有著各種姿勢的豐富的造反經驗,應對各種突發情況都有著相當的準備。並且他也很好的保證了,在造反失敗以後可以留住性命,有東山再起的本錢。

在他清理了洛陽、大興兩地的同時,政令布告四方,在各地發生了一些兵亂以後,他掌控住了並州、草原、東北三地的軍隊,還有三部海軍也接收下來。南方地區,也掌控了幾個郡的兵力,合兵一處。

也是在他這邊收攏兵權的時候,關隴、南方,包括蜀地,都收到了亡命大興、洛陽亡命傳出去的消息。

在經曆了最初的慌亂以後,關隴、南方大戶們很默契的廣泛聯結,起兵造反。

因為打壓王言,瓜分王言的勢力,他們也有份。而他們又對王言相當了解,他們深深的知道,王言是一個鐵血的強硬派。

王言對大戶的態度從來都是不加掩飾的厭惡,這些年欺負的大家族可太多了。哪怕是滅了中原大戶以後,王言對他們的態度也不好。

被上百甲士圍殺的人,都沒有退過一步,會怕他們這些大戶?

何況他們還主動的打壓王言,主動的上門找事兒呢。所以不用想,王言肯定是要殺他們的,哪怕不殺他們,也會讓他們成為勞役,一直乾著苦活重活,累死方休。

所以他們不猶豫,直接造反,或者說是打出旗號,護駕勤王。

他們都沒想到,局麵變化的竟然如此快速,王言竟然直接造反,還成功的控製了洛陽、大興兩地,以及駐軍。

這太恐怖了,畢竟他們已經打壓了王言好長時間,這還能有如此大的勢力,乍一發作,直接功成……

至於蜀地,那邊的情況比較簡單,主要是王言跟那邊的接觸不多,生意肯定有,但是對那邊的影響力還是不足夠。

再加上他對大戶的態度,眼下又是造反上位,蜀地大戶應激自保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蜀地因為地形優勢,把守住各處關隘,也確實能對抗一陣子。

不過他們沒有進取性,竟然不出兵勤王,而是妄圖裂土自立。不過反過來說,這又怎麼不是一種進取呢。

王言可是沒有慣著他們,他上位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這個局麵,所以在他號令部隊以後,就已經對軍隊進行了調動。

並州、草原的部隊直接下關隴,在那邊按照名錄對各大家族進行清除。東北的部隊和海軍部隊,則是開過黃河,往長江過去,鎮壓南方大戶的部隊。蜀地暫時不動,等料理了這兩夥人以後,再收拾那邊也不遲。

叛軍當然不是王言的對手,畢竟洛陽還駐著十萬大軍呢,他還能征調府兵,周邊還有他的農莊,可用的兵力是不少的。

尤其他在洛陽、大興這裡的聲望相當高,百姓們也是相當支持他的行動,群眾基礎是很好的。

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原因,百姓們支持他,不暴動,那麼他隻要有個萬把人就能控製住洛陽、大興的局麵,壓製住城裡的各種的文武官員的異心。

從而抽調出大量的部隊,出去跟叛軍周旋,保證大局的穩定。

如此經曆了一年多的時間,打敗了叛軍,清理了各地的豪門大戶。又用了半年時間打進了蜀地,將那邊的各種大戶、官員都清理了一番。

隨後又持續了兩年時間的清算,這才徹底的穩定了統治。

當然在這期間,他也進行了大量的政策調整,比如重新定了各種的稅賦,取消了人頭稅等等雜稅,全國土地收歸國有,每畝地十稅一之類的利民政策。

同時也提拔了大量的寒門子弟,以及他自己這些年培養的各種人,還有各種的經年刀筆吏,不拘一格,勉強夠用就讓人當官。也規定了軍人退伍安置政策,給了一些軍官治政的機會。

主要原因就是,平叛的時候把絕大多數的大戶給殺沒了,又牽連了一大堆的官員,沒有合適的人當官了,官員缺口太大。

這也是不得不為的一個辦法,總得有人行政麼。

同時王言也繼續的在天下推行學堂,推行普及教育,同時更進一步的完善科舉製。這是王言早就想要推行的,隻不過一直阻力重重,在滅了中原大戶之後,楊廣又自信非常,不太重視了。所以一直都是王言自己出錢在建設而已。

眼下他上位了,各種的事情也終於能得到推行。

雖說目前認識字的人不足夠多,可稱有學識的人更少,但總也還是有的,先開個頭就好。畢竟教育是百年大計,沒有足夠的時間是見不到成效的。

此外還有醫館,這個也是在分裂開設。在此之前王言自己已經開了許多,培養出了一大批的大夫,讓他們分散開到各地坐診,同時再教導一些學徒,有個五七八年的就又能培養出一些合用的人。也不要求他們多精通,隻是處理基礎的疾病,這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重中之重的,當然還是接生隊伍,又打了一仗,人口減少是以百萬計的,荼毒甚廣。想要增加人口,恢複生力,還是要在這方麵多用些心思。

此外就是為了恢複生產,開始大規模的拉動基礎建設。同時他發行了紙幣,進行經濟調控。

造紙、印刷的技術他早就進行了迭代,可以做出有韌性的、高防偽的紙幣。

紙幣發行的條件肯定是不成熟的,但幾乎沒有成熟的時候,他強權推行,也沒有不認的。誰敢吵銅錢的價值,誰就死。

不過總體而言,王言上位並沒有導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他很輕鬆的鎮壓了叛軍。對生產生活有破壞,但是相比起曆史上的隋末來說,隻能說有些損失,但是不大。

畢竟隋末群雄逐鹿,以致於大隋五千萬人口,到了李世民執政的巔峰時期也還沒有恢複過來……

不過對王言來說,大隋的什麼局麵都是百廢待興。

沒有了楊廣以及大戶的掣肘,他做起事來順利了許多。被殺怕了的官員們,都能很好的貫徹他的意誌,給大隋的百姓們以寬鬆的生存空間。

眼下的大隋,無論怎麼說,百姓也談不上生活二字……

613年,冬。

楊廣身後跟著侍衛,走在洛陽繁華的長街上。

臨近年關,哪怕是天寒落雪,在外行走的人也有不少。

得益於身為皇都的原因,大軍在側,之前的動蕩並沒有影響到洛陽、大興的安寧,甚至洛陽的人口還增長了不少。

另一方麵原因,自然便是棉花的種植擴大,再加上海外種棉花運回來,大大的降低了棉的成本,普及了棉花的應用。

作為生活在富裕地區的普通百姓,相對來說也是有些餘錢的,多年過來,也都配上了棉衣棉褲棉被等等,抗寒能力大大增強。

近幾年,以洛陽、大興為中心,方圓百裡之內,沒有發生過凍死人的事情。

王言在這邊有著完善的情報係統,確定不是凍死了沒報,而是沒有。

棉花增強了禦寒,哪怕大風雪塌了房子,一時半會兒也凍不死。此外就是煤的應用,大家都燒爐子取暖。

其實古代的中國並不好看,火是生活基本所需,山都砍禿了去,又怎麼好看得了。隻有皇家園林,大戶人家的山,不讓百姓們砍,這才能有些觀賞性。再者便是險峻的山嶺,不好砍,砍了丟命,要不也保不住。

第三點便是因為糧食的穩定供應,不會因為國內的災害導致糧價的大範圍波動,一直穩定在可以負擔的範圍之內。

哪怕冷,生了爐子,煮上熱粥,吸溜溜喝上一碗,也就能頂過嚴寒。

王言功莫大焉。


最新小说: 海上無土種田?我點滿藻科技 末世重生:我靠先知橫掃一切 我們的征途是赤色群星 刑偵重案 開局殺穿眾鬼,吾為異界邪源! 啟稟陛下,狀元郎他又又又開擺了 退婚夜,我被公主撿屍了 從分解廢丹開始證道長生 海外風雲之梟雄路途 讓你寫朋友你寫琅琊榜權,文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