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給予的,從來是索取的,是收獲的。
重點放到了讓百姓富有上麵,那怎麼能行呢。
事實上有些人哪怕是能賺的更多,也不想去賺這個錢。因為讓百姓們富有了,那就要開智了,那又怎麼糊弄呢?怎麼奴役呢?
但這樣的人還是少數的,更多的人當然還是想要賺更多的錢,想要更大的富貴。他們相信,以前可以糊弄,可以奴役,今後也一定可以。兩千年了,百姓們一茬茬的,誰又逃出去了?
他們擔心開智,王言卻是早都在大力搞教育建設了。
任何時候,教育都是政績考核的金標準,何況這時候還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手下的教育成果,多少秀才,幾個舉人,幾個貢生,全都是拿得出手的政績。
王言當然也相當重視這些,他早都加大了投入。過去的六年,他在整個順天府建設了不知道多少個學堂。
有幾個村子一起就讀的學堂,是為啟蒙,男女都能去。收費不高,就是把學校的建設成本以及運營成本覆蓋了就行。
更進一步的擴建了縣學,教室、宿舍甚至全都用上了玻璃窗。夫子的待遇也大幅度的得到了提高,讓更多的沒辦法當官兒的老秀才踏踏實實的教書。
同時又增設了武校,選擇了一些願意吃苦玩命的孩子進行培養,將來讓他們參加武舉,到軍隊之中發展。
而對於讀書有成的,考中了秀才、舉人的,也提高了待遇,並直接先給安排個位置,或者是教書,或者是當學校校長之類的,讓他們乾著活,賺著錢,繼續備考。
到了會試的貢生,這個位置的就不用王言操心了,基本都能當官兒。衙門發一筆獎金也就是了。
王言的舉措,主要還是針對平民子弟的,讓平民子弟能夠讀書,能夠脫穎而出。而不是陪著老爺家的孩子讀書,給老爺家放牛。
就是要靠著平民的龐大數量,讓那些有天資的人出頭。另一方麵,這也是王言培植的黨羽。
這些讀書人是一定會記著王言的好的,哪怕當了官兒之後數典忘祖,歪了屁股,也是少數人,多數人對王言還是相當感激的,他們有了後代口口相傳,先天的就對王言有好感。
這些人長大了,將來也都是助力。
哪怕不是助力,識字開蒙了,也就算是開了智。至少上進的路是打開了,在今後的生活中,他們自己也可以去讀書,可以去思考。
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禁不住琢磨的。
如此一來,自然也就與地方大戶形成了對抗,與新興的資本家形成對抗,從而使思想進步,讓社會前進……
就是現在王言的位置還不夠高,哪怕已經有了強大的影響力,但是對於教育想要在根子上改變,他還沒有這個能耐。否則的話,他早就改教材了。
當然現在他也沒閒著,他改不了,但是不耽誤他喊口號。他每次上疏論政,必要提上一嘴,要進行教育根本的改革……
“你了不起。”
胡宗憲給了王言最高的評價,“古往今來那麼多的帝王將相,沒人想到像你這般做。你把這一套經世致用的學問整理出來,不差程朱,更不差王陽明。”
王言含笑點頭:“你還彆說,我真有這個想法。隻不過你說我這如夫人的出身,就敢行開宗立派之事,未免貽笑大方啊。”
“是陛下賜的同進士出身,誰還敢拿這件事說三道四?再說,現今誰人不知,你是讀書讀的沒了家產,這才將僅剩的田產變賣想要當官撈銀子?二十歲的舉人,在我大明也是數得著的天縱之資了。你沒考,誰又知道你考不中?”
“這些事情今後再說吧。我就不信,哪天我當了首輔,我的學問還推不出去?說到首輔,先前陛下就玩笑說讓我做首輔……”
兩人一路閒聊著,胡宗憲也看著城外新起的住宅區,看著城門外的道路兩旁發展出來的各種鋪子,看著熱鬨的人流。
終於來到了廣渠門外,胡宗憲下了車,停住了腳步,仰頭看著城門。
王言很明白胡宗憲此刻心中的複雜,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意外,胡宗憲早應該是坐在內閣中,主宰這個帝國的發展。卻不想,嚴嵩的倒台,讓一切成空。經過了五年時間,他終於又一次的來到了京城外。
好像是五年前,也好像是三十多年前,那時,他還是赴京趕考的書生,那時他還很年輕。
如今再站在這京城的城門之下,已經是兩鬢斑白……
“現在看著複雜,今後啊,想出這京城還不好出呢。”王言虛手向著城門之內,笑著說道,“進城吧,部堂大人!”
胡宗憲長出了一口氣,老臉上露出了笑容:“進城!”
翌日,胡宗憲任禮部右侍郎兼順天府尹。
王言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巡撫薊州,總督薊遼軍務。
如此任命一出,天下皆驚……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