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領主首個裡程碑_從領主到維度魔神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從領主到維度魔神 > 第三百二十四章:領主首個裡程碑

第三百二十四章:領主首個裡程碑(2 / 2)

推荐阅读:

至於之後的王國第一,沈飛倒也毫不在意。

他直接看向最重要的變化,那就是領主府的係統信息。

這一看,沈飛的表情,也稍稍地嚴肅一些。

對比之前,的確是多出了極為重要的功能。

最大的變化,有兩個。

首先,建築升級的序列,增加了。

現在可以同時升級兩棟建築!

這無疑縮減了領主府升級所需時間,當然,沒有縮減到二分之一那麼誇張,畢竟,大多數高層領主的升級都是要靠著大量的時間加速道具,這個功能在沈飛看來,就相當於是每天贈送一個一天的時間加速道具。

當然,對於擁有時間扭曲空間,或者時間屋之類的能力的領主而言,這個功能帶來的優勢也會成比例地增加!

時間屋再加上小世界的時間扭曲空間,對沈飛而言,這就相當於是每天贈送了十五天的時間加速道具!

哪怕是隻能用於種植地之類的矮小建築,也足夠了!

“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再增加建築升級序列。”沈飛對這個變化,還是頗為驚喜的。

但如果第一個變化是驚喜,那第二個,就讓沈飛稍稍有些皺眉了。

因為第二個全新的功能是——七級領主,可以消耗源晶進行領地的搬遷!

沒錯,就是搬遷。

雖然隻能搬遷到王國領地上,但這依然是極為重要的變化!

要知道,隨著防禦塔的購買權限放開,領主的領地就將成為極為重要的力量,在此前領主隻可以在擁有城市官員名額的情況下,將領地搬遷到城市之中,就已經極大地增強了聯盟城市的防守力量。

但城市的官員名額,終究有限。

可現在.所有擁有奇跡領主府的領主,將全部可以搬遷領地!而且範圍放大到了王國領地!

沈飛已經可以想象,大戰一起,一座座領地直接憑空降臨到王國前線的場景了。

這無疑會極大地增加領主戰爭的烈度和強度。

至少在當下,大多數領主的領地防禦能力,是要高於其進攻性能力的。

這意味著除非優勢更大,不然的話,進攻或消滅其他的王國,將變得更加困難。

“看來得召集英雄,進行一次詳細的研討。”沈飛喃喃自語。

領地遷徙的開放,無疑會對未來的發展、戰爭,帶來巨大的變化,哪怕現在擁有七級領主府的隻有寥寥數人,但對未來的變化必須要未雨綢繆。

不過,沈飛倒是相信自身的能力。

而除了這兩個重要的變化之外,其他也有許多的小變化。

比如說,增加了投影功能,領主能夠通過領主頻道邀請的方式,以投影的形式前往其他領主的領主府參觀、做客。

再比如說,每日禮包也有了變化,開啟了合成模式。

一定數量,一定質量的每日禮包,可以合成寶箱。

沈飛看了看,以他如今二十餘萬領主府評分的七級禮包,五個每日禮包能夠合成一個銀寶箱,一百三十六個能夠合成一個金寶箱,七千四百二十三個能夠合成一個鑽石寶箱。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淩亂的數字,大概是因為領主府評分也會影響到每日禮包的質量。

但怎麼說呢以王國商城之中各類寶物的對應價格來看,這個功能多少有些雞肋,還有些虧。

當然,這是對他來說。

對其他沒有什麼機會獲得寶箱的領主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機會。

尤其是鑽石寶箱。

一個鑽石寶箱,就是一個擁有傳說級領民的機會!

然而,這可是七千多個啊

雖然知道,隨著領主府的建設以及升級,這個數量必然會不斷減少,但沈飛並不認為現階段有誰有能力建造如同自己這般華麗強大的領主府,可即便是這種程度,依然需要二十多年的時間!

隻能說.給領主們一個希望了。

不過,沈飛卻忽然想到了什麼,也不由眉梢微皺。

如果如他所猜測的那樣,存在其他的領主世界.說不定,真有人以這種方式得到傳說級領民,到那個時候,隻怕傳說級領民就會變得並不罕見。

二十年時間.其實並不算長。

彆說這種超凡世界了,就算是沒有任何超凡之力的普通人,一生又何止二十年。

“以領主係統的層次,肯定會有傳說級之上的寶物,乃至於領民,看來真的鬆懈不得。”沈飛將目光從領主係統的變化之中收回。

他再一次深刻地認知到領主係統的強大,也認知到領主是何等可怕的一個群體。

彆看他現在的優勢無比巨大,完全碾壓同期的領主。

但如果他保持不動,根本用不了太長的時間,就會有領主能在各個方麵超過他。

所以,他必須要警惕傲慢,保持前行。

“把其他的建築也儘快升到七級吧。”沈飛很快調整了心態,開始期待其建築升到七級之後的變化。

不過,在他看向想要升級的王國中心的時候,卻愣了一瞬。

無他。

六級建築升到七級所需的時間,比起五級升六級,竟然翻了足足三倍有餘!

“好家夥,這才是裡程碑真正的意思吧。”沈飛的嘴角一抽。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