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是什麼?”
石之軒一愣。
上百位宗師一愣。
上千名先天同樣一愣。
他們心中有想過各種問題。
比如什麼眾生疾苦、普渡眾生之類的,直接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
佛門的人就經常以此為借口,唔,說得他們自己都信了!
再然後就是儒家的民族大義、建功立業什麼的,也算是一種比較高大上的說法。
最後就是魔門的利益言論了,跟你描繪各種未來的利益,雖然聽起來庸俗了一點,但因為比較實際的緣故,也是比較吸引人的。
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的是,許易竟然開口和他們講武道?
天下和武道,在如今在場的人看來,是非常不搭邊的。
“這種氣魄······”
他們臉上帶著嘲諷之色,也不知道是嘲諷武道,還是嘲諷自己。
自己修煉武道這麼多年,竟然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這實在是一個很廣泛的問題!
按理說這應該是和他們息息相關的,他們不說每個人都認知極深,但也應該有自己的見解才對。
隻聽許易接著說道。
“石施主真可謂是具有大智慧!大根源!若能放下屠刀,必定可以一念成佛!”
他們不是不能理解許易的意思,而是感覺許易的這種說法,和他們過往所接受的三觀和思維方式格格不入。
至於武道本身?
像是其他人,就稍微要差一些了。
果不其然。
唔。
佛門可以存在,但必須要經過他的‘改革’之後!
黑暗中。
“既然武道是一種知識,而且在經過近千年的發展後,已經成為了一種成體係的知識,那麼如果我們想要繼續將武道發展壯大下去,應該怎麼樣做呢?”
但這也不是絕對,加入一方隻有一名頂尖宗師,麾下有十萬大軍,另一方卻有兩名普通宗師,三十萬大軍,後者的勝算還是會更大一點的。
場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武道怎麼會是知識?
許易還是一圈四周。
“真是沒想到,他對武道的理解竟然如此深刻,且富有哲理!”
他們自己也說不準,就是從心裡覺得這個認知不太對勁。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便是出自於六祖慧能之口。
不過做完這一切後,傳鷹便直接破碎虛空、飛升了,這說明那個時候的他,戰力已然完全超越了大宗師這個層次,達到了真正的破碎級。
許易有些詫異地看向這位道信禪師。
真要細分下來,他們在很多事情上,其實同樣有著不小的分歧。
石之軒在沉思了片刻後,開口說道。
“將武道比喻為某種知識體係,而我們則是學習以及運用這種知識體係的人嗎?很有趣的說法!”
所有人都思索著這個問題,越想、越忍不住皺起眉頭。
好在道信說的話也沒有把話說死,將來他們如果對付石之軒,也可以說他性格惡劣、始終不願放下屠刀嘛!
梵清慧在心中如此安慰著自己。
而一些比較聰慧的人,能很快理解這些新詞彙的意思,聽完之後,都有一種若有所思的感覺。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想要真正影響一場大戰的走勢,大宗師層次還是不太夠的,必須得要破碎級才行。
但這些他們顯然是不會暴露出去的,他們必須讓外人認為佛門是一體的,所以梵清慧此時不可能跳出來阻止道信。
“當然,我們今天談的是武道,其餘三千大道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之內。”
他們並不在乎這些。
他本身就是一個喜歡學習、並且不拘一格的人,否則他一個堂堂的魔門邪王,又怎麼可能會跑去學習佛門、道教以及儒家的知識?
這可是一位大宗師在講述自己對於武道的理解!
有見多識廣的人,立即點出了對方的身份。
許易看著石之軒,先是點點頭,又搖了搖頭。
黑暗中,一位口念佛號的身影突然顯現而出。
頓時間。
其中還包含了佛門的虛無,以及道家道家的有意無意,乃至最根本的太極大道等等。
許易洋洋灑灑,將自己想要說的話一股腦說了出來。
因為道信,許易甚至還稍微對這個世界的佛門有了改觀。
甚至他不僅學了,而且還學得有模有樣,放在佛門儒家之中,都可以算得上是大師、大儒一級的存在。
“繼續將武道發展壯大該怎麼做?”
“隻是和其他知識體係不太一樣的是,武道能強化人類,讓人類逐漸擁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僅此而已。”
這是絕大多數人的想法。
“在我眼裡,武道就是虛與實之間的轉換、陰與陽之間的變化、生與死之間的輪回,祂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間,千變萬化,生生不息,永不衰竭。”
梵清慧的神色有些複雜與尷尬,道信這番話顯然是不符合他們佛門核心價值觀的,但說這番話的人是道信······
梵清慧說是佛門領袖,但那隻不過是名義上的而已,是因為她更為長袖善舞,甚至能溝通內外,為佛門拉攏來更多幫手,所以她才能成為佛門名義上的領袖。
四祖道信不如六祖慧能那麼知名,但能被尊稱為佛門四大聖僧之一,可見他本身的佛法修為有多高深。
他確實有些沒想到,在佛門和石之軒的關係如此僵硬的情況下,這位道信禪師竟然還能主動站出來稱讚石之軒。
武道修為越高,雖然對爭奪天下有一定的影響,但隻要雙方在高層戰力的差距不是特彆大,最終還是要依靠將領和士兵去決定大戰的勝負。
引起了一陣不小的波動。
石之軒臉上流露出了非常感興趣的表情。
因為他使用了一些全新的詞彙,在場眾人不少人都沒能聽懂,隻隱約覺得十分的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