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來犯。
高句麗蠢蠢欲動。
從大隋開始,這兩個國家就屢屢給中原造成極大的麻煩。
如今武朝初建,這兩個國家又再次跳了出來,想要針對武朝。
“陛下!我願親自率領大軍,鎮壓來犯之敵!”
宇文化及第一個站了出來,表示自己願做先鋒統帥。
其他人在回過神來的一瞬間,也紛紛站了出來,表示道。
“臣等願往!”
“我願為先鋒!”
······
一個個大臣與將領,都表現出了強烈的進取欲望,和在大隋時期的磨磨蹭蹭、誰都不願背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除此之外,更是有著足足三位的大宗師級戰力。
······
關外。
他們回想起了許易給他們看過的世界地圖。
兩句話的功夫,許易便將這兩件看似巨大的大事,直接給解決了。
武尊畢玄淡淡看了他一眼,仿佛將他的心思都給看透了。
眾位大臣們激情澎湃,難以自己。
高句麗那邊,自然是交給宋缺和朱雀軍團去處理,雖然時間上可能提早了一些,但以朱雀軍團如今的實力,要解決高句麗也不會是什麼大問題。
“你不明白,我這樣做,自然有我的道理。”
無論是自身這邊的損傷、還是敵對方那邊的損傷,這對許易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那都是我的人啊!
雖然畢玄對自己的實力很是自信,甚至有信心能戰勝當年略勝他一籌的寧道奇,但中原武林高手眾多,要是聯起手來對付他,他也不敢說自己一定能全身而退。
許易及時開口,意味深長地說道。
突厥國師、同時也是魔門八大高手之一的趙德言眼神微微閃爍,開口道。
當然,那個時候許易還是借用的‘大隋’的名義。
這也是許易要親自前往,應對突厥的原因。
否則的話,以中原大地的強大綜合實力,突厥和高句麗哪裡會是對手?
“至於高句麗那邊······我已經做好了安排。”
“尊上,這武朝雖然看起來有些詭異,但我突厥出兵三十萬,完全可以將其輕易解決,又何必勞得您親自動身?”
一時間,城內儘皆是人心惶惶。
這是大隋打不過突厥,甚至打高句麗都費勁的真正原因!
許易開口,以目光製止了他們,隨之說道。
突厥是大隋的心腹大患,大隋同樣也是突厥的眼中釘、肉中刺。
不過這並沒能蒙蔽得了畢玄,或者說沒能蒙蔽得了他心中的不安。
一眾大臣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再加上西突厥那邊的問題,也牽扯了他們不少精力,根本沒有多餘的力量對付中原這邊。
“我希望你們時刻準備著,最多三年時間,我們將會有大動作!”
突厥這邊由許易親自解決了,高句麗那邊又有了安排,他們這豈不是一點功勞都撈不到了?
眾多守城士兵,臉色不由得有些慘白。
所以他們製定的計劃就是坐山觀虎鬥,頂多暗中支持一些人,讓他們打得更凶一些、消耗更大一些,好讓他們將來的入侵更容易點。
許易看著底下的眾人,心中默默點頭。
當時他以為這是中原武林針對他的陰謀,所以即便他自身對於邪帝舍利很感興趣,最終也沒有前往中原。
可誰也沒能預料到的是,就在這麼一個關卡,突然間冒出個武朝,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就一統天下了。
他沒有解釋,事實上,他也很難解釋。
你突厥和高句麗算什麼?
就算是你們聯手,我都可以憑借一己之力鎮壓!
雖然同樣是一個國度,國土麵積也沒比之前的大隋更大,甚至因為之前的一場動亂,人口數量還受到了不小的削減。
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前期的準備不足,導致了人手不足、資源不足、後勤更不上等等問題。
對此,這些大臣和將領也有話說得。
因為這一切,都隻是源自於他個人的某種不安。
眾多大臣和將領眼睛一亮。
準確地說,應該是‘大隋’詭異地重新收複天下的消息傳來。
實力強大,永遠不意味著莽撞。
這個世界確實很大!
“諸位愛卿請放心,這個世界很大,建功立業的機會多的是!”
中間還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強製分為了好幾個階段,一步步分割世界,才最終完成了這個偉業。
直到新武朝的消息傳來。
入眼望去,數之不儘的突厥人騎著戰馬,高聲呼喝著,衝向了關城。
這些可都是他將來的打工人,可不能讓他們就這麼沒了精氣神!
“陛下的意思是······”
就仿佛有什麼天大的災難,即將要降臨一樣。
按照他們原本的了解,大隋已然進入到了末期,群雄爭霸的大戰,很快就將要打響。
在他旁邊,則是頡利可汗和突厥國師等人。
這句話一出,所有人都不再多說了,心裡隻是為突厥默哀。
他們所以為的世界中心——中原大地,實際上不過隻是占據了整個世界的一小部分。
風塵滾滾,黃沙彌漫。
有著這個問題在,他能調來十萬大軍就不錯了。
雖然說現如今新武朝的實力已經很強大了,甚至初步具備了橫掃天下的力量,但如果真要進行到那一步,過程絕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
這個不安,就來自於此!
“武朝?以武為名,這個朝廷究竟是怎麼想的?還有那個許易,他又到底是誰,憑什麼能夠成為武朝開國皇帝?”
惹上了陛下,這突厥不會直接被滅族了吧?
而且更詭異的是,這一戰過後,他心中的不安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變得更加劇烈。
更重要的是,這個世界的新武朝,論及實力而言,確實比上個世界更強,但這個世界的強度也比上個世界更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