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缺開口說道。
傅采林聞言,臉上並沒有太大的喜色。
“宋閥主的《天刀九問》,傅某早有耳聞,今日有緣得以一見,實在是三生有幸!”
一切都不用多說。
可怕的氣勢在他們兩人之間升騰,幾乎快要影響到天象變化了。
也就是他們刻意避開了主戰場,否則的話,單單是這些氣勢交鋒,就不知道要乾倒多少人了。
風,從劇烈轉為停滯。
以宋缺和傅采林為核心,方圓一公裡內,一切聲音都被壓製了下去,隻剩下一道微不足道的刀鳴和劍音。
叱!!!
刀光閃耀。
宋缺終於出刀了。
“上下未行,何由考之!”“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地方九則,何以墳之!”“增成九重,其高幾裡!”
“焉有虯龍,負熊以遊!”“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天式從橫,陽離爰死!”“女媧有體,孰製匠之!”
繼和許易一戰之後,宋缺再次斬出了這《天刀八式》,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他用的更加輕鬆了,隱隱然竟然有種進入化境的感覺。
舍刀而忘刀。
之前的宋缺,因為自己的‘舍’,直接將自身代入到了‘天刀’的境界,以己身代刀身。
那種境界不能說不好,如果開發到極致,也能成為不得了的強者。
隻是這種境界的問題很大,就像上一次的時候,宋缺就差點把自己給玩死了。
那種境界下的他,因為化身為刀,沒有了人類的情感,所以一切都隻以目標為重,根本不顧及自身是否能夠承受得了。
於是在用出他本就不能掌控的天刀第九式時,一下子就崩潰了。
若非許易出手相助,宋缺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把自己給玩死了。
後來許易給他提議,若想解決這個問題,他要麼換一個刀法境界,要麼轉煉練體功法。
轉換刀法境界就不用多說了,隻要不是這種‘舍刀’的天刀之境,他還能有自控之力,自然不必擔心會把自己玩死的問題。
至於轉修練體功法,那就更容易理解了,如果他有著大宗師層次的練體修為,他完全可以把天刀第九式當常規招式用!
許易更傾向於宋缺會選擇後者的。
隻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宋缺竟然選擇了前者。
當時他是這樣說的。
“舍刀是天刀之境,忘刀同樣也是天刀之境。”
“隻不過一個是刀控人,另一個是人控刀而已。”
然後,他現在竟然真的就進入到了忘刀之境!
“好一把天刀!”
傅采林神色凝重到了極點。
沒有試探,宋缺一出手就是刀法極限!
雖然相對於天刀第九式而言,這天刀八式相對而言要差一點,但也僅僅隻是一點而已!
若是普通的大宗師,在這天刀八式下,甚至都不一定能活得下來!
“弈劍術!”
麵對宋缺毫無保留的攻擊,原本還想著留點力、以應對四大聖僧的傅采林,也不得不直接爆發出了自己的強大實力。
以人弈劍,以劍弈敵!
這是弈劍大師傅采林將棋理融入劍道之中後,所創造出來的絕世劍法。
奕劍術講究的是料敵機先,先決的條件是以高明的眼力掌握敵手武技的高下,摸清對方的底子,從而作出判斷,先一步封死對方的後著,始能製敵。就像下棋時要先明白棋盤那永恒不變的法則,才能永遠占據主動。
奕劍術是種感性的武功,其精微處在於把全心全靈的感覺與劍結合,外在的感覺是虛,心靈的感覺則是實。其精義正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去欣賞,品味。
這劍法有點類似於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都是後發製人、製敵於先機的劍法。
傅采林憑借著這一套劍法,即便讓對手先手,也往往能夠後發先製,提前發現對手的破綻,將其攔截、甚至擊敗!
多年來,傅采林靠著這《奕劍術》,可以說是無往而不立,僅僅隻是在麵對散人寧道奇的時候,略輸了一籌。
隻因寧道奇的《散手八撲》是凝聚了千萬種變化而來,其變化之多、變化之大、變化之快,堪稱前所未有。
傅采林即便是算儘了天下,也沒能將寧道奇的《散手八撲》給算儘。
相對於寧道奇那有著千萬種變化的《散手八撲》,宋缺的《天刀八式》顯然沒有那麼多的變化,但傅采林卻一點都沒有因此而輕鬆。
因為宋缺已經‘忘了’。
進入忘刀境界的他,已經把自己的刀法給‘忘了’。
連宋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刀法是什麼樣子了,傅采林又如何算出他的刀法什麼樣子?
更彆提找出這刀法的破綻了。
一刀又一刀,一式又一式。
傅采林越打越難,打到最後,額頭上甚至都有細汗溢出。
這對於他們這樣的大宗師而言是難以想象的,到了他們這個境界,完全可以控製汗液的分泌。
出不出汗這種小事,一個念頭就可以解決了。
對大宗師、不,就是對宗師而言,出血都不可能出汗。
之所以傅采林會如此,完全是因為他此刻已經將大腦運轉到了極致,根本連一絲多餘的念頭都分不出來,自然也就沒辦法去控製出不出汗了。
傅采林的《奕劍術》絕對是極為強大的。
料敵先機,後發先製!
修煉到他這個境界,甚至都不需要動手,隻需要看一眼這個人,從他的身形、體態、行為習慣、神色變化等等,他就已經可以直接將這個人看透。
下棋之中,走一步看三步已經是大師級水平。
傅采林這種卻已經達到還沒有開始走,就已經將未來整盤棋都給看透了,你說他強不強大?
所謂的亂拳打死老師傅這種事,在傅采林身上更是不可能發生。
所謂的亂,也隻是在一定範圍內的‘變’而已,普通的老師傅看不透這樣的‘變’,但傅采林這樣的武學大師,早已將這種變囊括於心,你的一切變化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甚至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怎麼做,但傅采林卻通過對你的觀察,將你未來的選擇統統標記了出來。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忘刀境界的宋缺也是一種‘亂’。
但這種亂,顯然遠遠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達到了連傅采林這位武學大師都沒辦法預測的地步。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