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在劉備的朋友甄儼身上不是已經應驗了嗎?
甄儼郎官任期結束之後,一直都在尋求留在中央的可能,但是一直沒能成功,於是劉備趁機將他引薦給袁紹認識。
對此,袁紹也十分客氣。
他曾當眾誇讚出身一般的甄儼,說他頗有【乃祖之風】,讓甄儼在他的宴會上有了一定的名氣,給足了劉備麵子。八1中文網
誰都知道這是袁紹看在劉備的麵子上給的誇讚,但是對於出身地方的甄儼來說,已經足夠了。
那之後不久,得到袁紹誇讚的甄儼就在劉備的一番爭取下成功在雒陽留了下來。
於是甄儼對劉備感激涕零,感覺自己的未來一片光明,於是甄儼成為了劉備新拉起來的小勢力團夥中的第一位成員。
很多劉備朋友圈裡的人得知具體消息之後回過味兒來,眼看著劉備成為了麵子果實能力者,也開始蠢蠢欲動,紛紛拜訪劉備,希望可以得到劉備的認可與引薦,從而得以參加袁紹的宴會。
這是劉備給袁紹出的第二個主意,把自家的宴會兼辯經大會限定參加人數,且隻有被袁紹承認的人才能攜帶沒有參加過的朋友前來參加,原則上不接待外人。
其實也就是變相的搞一個會員製度,設置一個準入門檻,在外人看來具有隱秘性,而在內部看來,則多了一層對圈外人的優越感,互相之間就有了一種特殊的聯係和對袁紹的歸屬感。
用可以得到官職的大餅來引誘功名心旺盛的士人,但是真正能夠得到官職的人隻是極少數,因為大家的政治能量的確不大。
但是這又有什麼所謂呢?
對於大餅來說,有幾塊並不重要,有才是最重要的。
這套手法用劉備的話來說叫會員製度,但是在袁紹等人看來,這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朋黨,所以許攸還是表達了擔憂。
“若隻是私下裡還好,若是張揚出去,叫人知道吾等結為朋黨,恐引來禍患。”
但是袁紹並不擔憂,也並不害怕,倒不如說這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隻是之前苦於沒有人幫他策劃,幫他組織。
袁紹作為袁氏家族內不被看好的存在,家族嫡子能夠得到的東西,他沒那麼容易可以得到,他需要自己親曆親為才能構建屬於自己的勢力。
劉備的加入和他的策劃、組織能力讓袁紹有了達成目標的可能,這讓袁紹很高興。
“宦官能為朋黨,為自己的私利謀劃,難道我不就行嗎?”
出於對屬於自己的勢力的渴求,袁紹決定接受劉備的建議,采取這樣的製度。
他隻允許劉備等十幾個他信任的人攜帶他們所信任、交好的人前來參加宴會,並且從中選擇優秀可靠的人逐漸發展為“會員”。
他們在相當意義上控製宴會人數,但是對外又大買水軍,廣造聲勢,把袁紹的宴會弄的和新聞發布會似的,很吸引人眼球。
劉備擔當了這個新聞發言人的身份,每參加一次袁紹的宴會,都會對外宣布本次宴會的重要議題。
比如就什麼議題辯論了什麼經典,有什麼人說出了什麼樣的金句,亦或是劉玄德又有什麼妙言,獲得了多少連勝,包括劉玄德又有什麼全新詩作之類的。
於是沒過多久,袁紹的宴會就在雒陽城內的士人圈子中具備了相當的影響力。
每一次宴會之後都有很多人打聽宴會的具體消息,通過劉備散布出來的消息探知宴會發生了什麼,又有哪些人在宴會中大放異彩等等等等,並且表示他們也很想參加一次這樣的宴會。
到了這個地步,曹操劉備等人就開始拉人進去,帶領更多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參加宴會,並且參加宴會之後的辯經大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