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他提出要通過度田來解決問題的時候,劉備並不感到奇怪,甚至與劉備同樣認為度田的確是東漢帝國自我救贖的一條明路。
但是,以今時今日東漢中央的權勢和執行力度,到底還能不能執行度田政策並且將其落實到地方,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反正劉備認為幾乎沒有這個可能。
雒陽朝廷已經把自己折騰的重病纏身,彆說漢武帝時期的長安政府了,連劉秀時期的雒陽政府也是遠遠不如。
因此劉秀能夠達到的天下均衡狀態也不是現在的劉宏政府能夠回得去的。
而且這樣做必然會引發戰亂,造成遠比這一次黃巾起義更加大規模的戰亂,想要平定,難上加難。
“老師,度田之策當然是個好政策,但是對於現在的大漢來說,度田之策真的有意義嗎?亦或者說,現在執行度田之策對於大漢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盧植看了看劉備,沉默了一會兒,露出了一個勉強的笑容。
“玄德,看起來伱什麼都懂。”
“倒也不是什麼都懂,隻是弟子也知道此一時,彼一時,當年行得通的策略,現在,未必可行。”
劉備笑道:“且不說其他人,朝堂上的官員,包括弟子在內,哪一個手上沒有大塊良田?古文學派的士子們背後的家族,哪一個沒有大塊良田?陛下身邊的有權宦官,哪一個沒有大塊良田?
可能成為您推行度田之策略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您的敵人,更遑論今文學派的人,甚至於包括涿郡盧氏和涿郡劉氏在內。
老師,包括我們身邊的人在內,大家就真的願意配合度田之策嗎?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害,哪個人又能心如止水、安之若素呢?”
盧植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點了點頭。
“此一時,彼一時,這個道理我也是明白的,我也是知道如今地方上的失控亂局,度田名存實亡,已經不能起到效果,強行再起度田,恐怕政令還沒有傳到地方,我就已經千夫所指了。”
“所以,老師,至少在此時,我絕不支持您以任何方式推行度田之策。”
劉備開口道:“沒有一絲一毫成功可能的事情,沒有必要去做,留存有用之身以待時局變化,才是明智的選擇。”
“此時?”
盧植看著劉備問道:“玄德,你說,至少在此時?”
“是的,老師,弟子一樣認為度田之策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劉備點頭道:“弟子隻是覺得現在並不是執行這個策略的時候。”
盧植撫著自己的胡須。
“那麼,你認為什麼時候才是執行度田之策的好時候?”
“當老師不再抱著必死之心執行度田之策的時候,就是好時候了。”
劉備正襟危坐,麵向盧植恭敬的下拜道:“度田非一時之策,老師沒有必要急於一時,否則人亡政息,甚至於人未亡,政已息,白白消耗了老師一腔抱負。”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