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這副模樣,劉備除了歎息,也隻能歎息。
扶不起的根本就不是曆史上他自己的那個倒黴兒子阿鬥,真正扶不起的,就是麵前的劉宏啊。
當然,劉備從來也沒打算真心實意的去扶劉宏就是了。
這件事情劉備不在意,之後崔烈的名望大大下降從而晝夜不安、接著還想打兒子泄憤結果被兒子反噴到無言以對的事情他也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涼州。
也多虧是盧植能乾、甄氏出力,冀州沒出事,河北尚且安穩,所以當涼州亂軍再起、涼州官軍無力抵抗的消息傳來雒陽的時候,滿朝文武才不至於進退失據、左右為難。
中平二年正月二十八日,涼州刺史楊雍再也忍不住了,不管不顧,上表雒陽,泣血求援。
他說涼州亂軍已有七八萬之數,規模龐大,還不斷有人加入叛軍與叛軍同流合汙,官軍接連戰敗,無力遏製,叛軍步步逼近三輔之地,還請朝廷早加防範,否則,就完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滿朝文武終於意識到涼州亂局已經難以收拾了,已經到了不派兵就會徹底失去涼州的地步了。
麵對如此局勢,劉宏又是無奈又是惱火的從溫柔鄉裡伸出頭來,召開了軍事會議,全麵商討此事。
會議上,新任司空崔烈似乎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格局,又或者是為了挽回自己每況愈下的名聲,於是向朝廷建議徹底放棄涼州,全麵內遷漢民,就此從涼州脫身,省得浪費朝廷錢財。
這是東漢朝堂上第二次正式出現放棄涼州的聲音。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思路在漢羌戰爭之後的雒陽朝廷內並不缺少擁躉。
百年的漢羌戰爭實在是消耗了太多太多的錢財,死了太多太多的人,太多太多的事情被漢羌戰爭給改變了,所以關東人對涼州厭惡到了極點,紛紛認為涼州就是朝廷的放血槽,隻能增加困難,而不能增加收入。
如此一塊破地方,留著乾嘛?
還不如直接放棄,省得諸多困擾。
反正當年大漢剛剛建立起來的時候,涼州也不屬於大漢,不算祖宗之地。
數十年前,這種聲音就在朝廷非常響亮,但是終究沒有被采納。
時至今日,這個聲音再次響了起來,而這一次,似乎還真的得到了更多的擁躉,因為大家已經無法再次接受一場百年戰爭了。
聽到這樣的說法,尤其是這樣的說法居然還有為數不少的擁躉,這種情況讓劉備很是生氣。
這樣的事情從這一時刻開始,往後千百年,每每都會出現在王朝出現危機的時候,每到這個時候,總有官員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想要放棄戰亂的疆土,以此換來和平。
但是退讓和妥協能換來和平嗎?
換不來。
唯有堅決鬥爭,就算不能勝利也要鬥爭到底,如此,才能迎來和平。
眼看滿朝文武居然沒有人站出來反駁崔烈的言論,劉備忍不住了。
在身旁曹操驚訝地注視下,劉備站了出來。
“我曾讀史記,聽聞古人曾說,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儘,火不滅,如今涼州危機,何似秦兵壓境?放棄涼州,何似以地事秦?這樣做,難道不是抱薪救火的局麵嗎?”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