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侯所部和北宮伯玉所部的先後崩潰給涼州叛軍的整體影響極大。
李文侯是戰死的那就算了,實力不濟,力戰而亡,也算是條漢子。
可韓遂和邊章壓根兒就沒想到北宮伯玉居然是個豬隊友,放著尚且完整的步兵軍團不管,放著正在拚死力戰的隊友不管,直接就轉進如風了!
以至於北宮伯玉所部步兵直接崩潰,都沒有給他們爭取一點時間。
當韓遂和邊章意識到自己的退路正在被漢軍騎兵威脅的時候,他們甚至都沒有多少時間能夠調集兵馬去保護後路。
因為漢軍還留有餘力。
張溫站在高處望見了這一戰的全過程,見到了漢軍騎兵在劉備的率領下浴血奮戰獲得勝利,連續擊潰兩名敵將的軍隊,狂喜。
他立刻下令預備隊全軍壓上,擴大勝果,如果能就此堵住叛軍的逃亡之路,把叛軍堵死在這裡,爭取全滅叛軍,一戰而勝之,他張某人說不定能回去當太尉!
衝!衝!衝!
要不是上了年紀而且身手不太敏捷,張溫都想和劉備一樣親自披掛上陣浴血廝殺了。
於是又是一支漢軍騎兵轟然出動,直衝著叛軍的後路而去,準備會合劉備,堵住叛軍的逃亡之路,而叛軍主力又被董卓和周慎死死纏住,動彈不得,情況是萬分危急。
結果在最關鍵的時候,王國所派遣的一萬援軍抵達了戰場。
這支援軍本來不在叛軍的計劃之中。
然而正在包圍陳倉的王國覺得陳倉太難打,拿不到功勞賺不到好處,所以想著派兵到美陽來看看能不能蹭軍功賺好處,結果這支突如其來的軍隊卻成了叛軍的救命稻草。
劉備正帶著騎兵們搞大迂回,準備切斷叛軍的退路,把他們全部包圍在這裡一口氣吃掉,結果迎麵撞上了王國所部一萬人的步騎,當場展開遭遇戰。
邊章和韓遂很快得知這一情況,頓時不管不顧的將手上全部可以動用的預備隊全部派上去,要和王國所部一起夾擊劉備,吃掉劉備,保證他們的退路安全。
當時劉備的處境非常危險,身邊隻有不到兩千騎兵,卻處在兩個萬人隊的夾擊之中,情況十分危險。
所幸夏侯淵和夏侯惇兩人率領騎兵接連殺到,張溫派遣的援軍又及時趕來,雙方一陣亂殺,終於把劉備接應出了混亂的戰場。
叛軍突如其來的援軍打亂了張溫的部署。
張溫沒來得及派遣更多的支援幫助劉備,而劉備所部又在接連擊潰李文侯、北宮伯玉之後力竭,處於強弩之末,未能繼續獲得勝利,於是堵住叛軍退路的計劃沒能成功。
儘管如此,叛軍後路遭到威脅的事情已經動搖了叛軍的軍心,這一仗叛軍是打不下去了,韓遂和邊章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撤兵。
而董卓和周慎眼看叛軍軍心動搖,就根本不願意放過他們,死死咬住他們,就是不鬆口,叛軍主力想要轉進的意圖並不順利,眼看著就要被漢軍咬死在這裡。
戰到天都要黑了的時候,忽然間電閃雷鳴,天降大雨,瓢潑大雨將戰場澆的泥濘、濕滑不堪,雨霧彌漫,騎兵機動力和弓弩手的視野都受限。
儘管劉備還想繼續發起二次衝擊,和叛軍在雨中大戰,但是現實情況就是叛軍和漢軍都無法繼續堅持作戰了。
天色很快就黑的無法分辨敵我,繼續作戰下去已經失去了意義,張溫同樣很不甘心,但是無奈,隻能下令鳴金收兵,眼睜睜看著叛軍脫離戰場、倉皇逃竄。
雖然這一戰在最後關頭因為橫生枝節導致未能取得全勝,但是漢軍正麵作戰擊敗了涼州叛軍還是不爭的事實。
各軍將領都有立功,而其中以劉備和劉備的部將關羽所立下的功勞最大。
不管從私心角度出發還是從公理角度出發,張溫都把劉備排在了這場美陽大捷的首功,且取得了全軍將領的一致認可。
包括董卓和周慎在內的重要將領都一致認定劉備取得首功是當之無愧的。
千金之子親身犯險,身先士卒浴血殺敵,於大軍叢中斬敵將一名,斬將旗兩杆,率領軍隊連續擊潰兩支敵軍,為主力正麵擊潰涼州叛軍的主力創造了重大機遇,之後還差點就切斷叛軍的退路以儘全功了。
劉備所部士兵光是斬首叛軍的數量就超過了兩千,殺敵數量更是數倍之。
劉備麾下部將關羽關雲長也是驍勇無匹,取得了此次大捷兩個最大戰功的其中一個,在戰場上於大軍叢中刺敵將李文侯於馬下。
他們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經此一戰,劉備的勇猛和膽量再也沒有人會選擇懷疑,不管多麼驕橫的將領在麵對劉備的時候都多了一絲敬意,佩服他的勇猛和膽量。
關羽也兌現了自己的諾言,他喜滋滋的提著李文侯的腦袋放在了劉備麵前,滿臉都是期待。
他在期待著劉備誇獎他。
劉備強忍心中奇怪的情緒,大笑著上前狠狠擁抱了關羽。
“雲長驍勇,今日我算是見識到了,萬軍叢中刺敵將於馬下,古今勇士,何過於雲長?”
劉備的擁抱讓關羽非常享受,也讓周圍看著的部下們頗為羨慕。
尤其是張飛,羨慕的眼睛都紅了。
當場就扯著嗓子說自己也殺了很多賊兵賊將,隻是沒有等級那麼高的,下一次他也要殺一個等級高的賊將,把他全身捅十幾個透明窟窿,然後再斬下頭顱獻給劉備。
劉備哈哈大笑,拍了拍張飛的肩膀,勉勵了他。
但是張飛所渴望的擁抱就沒有了。
大佬的擁抱,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有的哦。
大漢第一暖男劉玄德如是說道。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