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管理跟上了,全是錢。
金銀銅珠玉之類的貴重物品按照劉備的命令,除開賞賜的,點數記錄之後,挑選最珍貴最有價值的一批用於獻給皇帝,再選一批稍微次點的用來贈送給他在京城的長輩好友們交流感情。
其他的全部歸入州府公賬,用於之後的建設支出。
至於那些草原特產,劉備打算也挑選一些價值高昂的獻給劉宏,再選一批用來送禮,其他的也全部歸入公賬,用於公務支出。
不管乾什麼,送禮不能忘,不管是為了討好誰,還是為了感謝誰,這筆支出對於他這樣的地方軍政長官來說,都是必須要支出的。
最後就是處理起來最麻煩的二十六萬鮮卑口眾。
但是說麻煩,處理起來倒也不覺得困難。
遊牧部族普遍有著貴壯賤老的習俗,且人均壽命低下,所謂的老,其實也都是四十歲往上跑的一批人,真正活到五六十歲的,極少極少。
所以在劉備眼裡,他們都是壯勞力。
既然是壯勞力,怎麼能不運用起來呢?
劉備決定對他們進行區分對待。
他考慮到涼州人經過長久的戰亂之後,家庭支離破碎的人很多,單身男青年也有很多。
尤其是軍中士兵,因為各種原因娶不到老婆的人也有不少。
所以他決定挑選這群鮮卑人之中的適齡女子分配給全涼州的單身男青年,但是身份不是妻子,而是妾室,男青年們以後依然可以迎娶漢女為正妻。
這一條隻是為了使他們可以儘快生兒育女,增加涼州的人口。
若是有多子的生育能力強大的人類高質量猛男,若是家中經濟狀況尚可,就算已經有妻子,也能向涼州官府申請獲得一名適齡鮮卑女子。
至於剩下的全體鮮卑戰俘,則全部打入涼州州府掌控的奴仆籍,使之成為涼州官府掌控的官奴,用於從事各種官府指派的重體力勞動,比如各種修建工作,各種采礦工作,還有各種挖掘填補工作等等。
涼州官府未來有大量的水利工程、道路修建工程和城池整飭工程需要進行,之前是因為缺乏人手而不得不商量著來。
現在一下子多了十幾萬壯勞力,又不需要支付給他們酬勞,那肯定是立刻就把這些大工程計劃著上馬,開動。
這樣一來,是能夠切實的給涼州民眾降低負擔的,這樣的官奴多了,涼州民眾需要負擔的徭役就少了,甚至就沒了,他們就能安心生產了。
對此,官員們是大力支持的。
在劉備推動的政治改革之下,農業生產的恢複是行政官員們考核的重要指標,用工要是多了,農業生產怎麼辦?
現在多了一大批壯勞力給涼州民眾分擔職責,農業生產可算是安全了,農民們可以放心的繼續農業生產,而不必擔心被抽調太多的勞力。
戰後的事情處理得差不多了,劉備又開始給這一戰立下功勞的部下論功行賞。
雖然正式的封賞還需要上報朝廷得到批準,不過也就是走個過場的事情。
劉備這裡確定了大家如何升官兒,朝廷那裡就多一道程序罷了。
朝廷真正可以給大家帶來的,主要也就是爵位的增長和食邑的增長,還有一份榮耀。
至於物質獎勵,劉備也會給他們一份,讓他們能得到兩份賞賜。
當然,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劉備能夠決定的軍職褒獎。
涼州軍政劉備是說了算的,軍隊更是劉備嚴密掌控的存在,軍隊裡的職位升遷,也是劉備一言以決,雒陽朝廷基本上不參與這個環節中的事情。
真正決定權勢高低的軍職升遷、貶斥,那都是劉備決定的。
ps早上吃了幾個很好吃的香菇青菜包,很香,所以加更一章。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