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張牙舞爪是為了掩飾自己的虛弱,他們的根基決定了他們不可能與朝廷長期抗衡,否則饑荒會毀了他們。
所以朝廷要做的不是與他們正麵對抗,而是堅守城池、要塞、黃河,不與之野戰,把時間往後拖,要不了多久,叛軍會後退,而不是繼續前進。
之後,朝廷大軍可以緩緩前進,將失地收服,則戰況就能回到最開始的狀態,叛軍也得不到什麼。
如果朝廷還想有所作為,則可以將叛軍各大首腦分封高低不一的官職和爵位,讓他們內部產生嫌隙,他們自然會內鬥。
如果不想作為,隻想息事寧人,那就給叛軍首腦張燕加封官職,劉備有理由相信,看到雒陽朝廷的軍事動態之後,張燕會知難而退的。
等叛軍知難而退,朝廷恢複元氣之後,再徐徐圖之,終究是可以平定叛軍的。
這封奏表寫完之後,劉備讓劉惠安排人用最快的速度把奏表送去雒陽交給劉宏,自己則繼續加班加點與孟陀會談對接,將涼州細鹽在三輔之地鋪開的計劃進行下去。
隨著財富規模的擴張,劉備的行動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快,在涼州範圍內推動集體農莊建設的事情也不再遮遮掩掩。
他表明了態度,要讓涼州範圍內的農業格局以集體農莊為主,私人農莊為輔,他需要把更多的人用集體農莊的形式組織起來,直接對官府負責。
涼州地廣人稀,若要走上大發展的道路,集中人力辦大事是必然的路線,這條路線,他決不允許任何人乾擾。
他也對自己那些基本上都掌握不少土地財產的部下們明說了,你們現有的土地我不追究了,但是之後,不能隨便擴張了,利益可以轉向其他的方向,涼州的土地,伱們不能再碰了。
再碰,我不客氣。
與他完全綁定的部下們不管在涼州有沒有土地產業,對於劉備的要求,也隻能選擇接受。
有些覺悟高的還主動拿出家中的部分土地獻給劉備,與之綁定的佃戶也願意交出來獻給劉備,換取劉備的歡心。
比如蓋勳,比如閻忠,比如賈詡。
他們都是很有政治嗅覺和政治覺悟的人,在本地也廣有土地財產,得知劉備的目標之後,當即表示絕不在涼州搞土地擴張,還願意拿出一部分土地獻給劉備,用於建設集體農莊。
什麼叫覺悟?
這就叫覺悟!
劉備接受了他們的投獻,當眾表揚了他們,然後把他們獻出來的土地和人口歸入官府戶籍,準備建設成新的集體農莊。
有了這三個人的帶頭,想要討好劉備以獲取更大利益的人們就忍不住了,紛紛開始打起自家產業的注意,想要用這些可以在其他地方找補的土地換取更多的來自劉備的關注。
現在的付出,是為了將來更多的獲取,出的多,掙的多!
涼州上層階級開始順著劉備的需求釋放了一部分土地和人口出來,漢陽郡、隴西郡、武威郡等郡縣的集體農莊的推動更進一步了,又有一百多個集體農莊的建設到了規劃之中。
而此時此刻,隨著之前劉備鼓勵生育的政策逐漸在涼州大地上傳播發酵,該政策也開始顯現出強大的力量。
一開始,推動這項政策是靠行政力量和官府主動。
在劉備的命令下,各郡郡治被要求帶頭行動,給各郡下轄諸縣做表率,劉備派來的部郡國從事親自帶隊,主動下鄉給農民送溫暖。
老鄉!我們來送溫暖了!快開門啊!
結果這突如其來的送溫暖行動嚇壞了不少人。
————————
ps昨天的ps我明明寫了的,怎麼大家都沒看到嗎?好奇怪啊,明明顏值九十分以上的都能看到的,看我的書的應該都是靚仔靚妹,怎麼會呢?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