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隻有不到兩萬人的兵力,繼續留在這裡,漢軍得知,很有可能會來攻擊你,到時候伱的處境會非常不妙,不如現在和我同去太原,也好互相照應,不是嗎?”
郭太想了想,頗有些心動,但還是搖了搖頭。
“您的建議或許是對的,但是我並沒有想過要給自己留後路,大賢良師和太平道眾們的血海深仇,我又如何能忘記呢?我忘不掉,我必須要戰鬥,我絕不認輸!”
眼見郭太意誌堅定,張燕無奈,隻能點頭,給郭太留下了一部分的糧食物資,然後緩緩撤兵返回太原郡。
正好,有郭太頂在前麵,他都不用擔心撤退會不會有漢軍前來追擊,撤退都撤的非常從容。
他們走後,郭太很快下令軍隊繼續進攻聞喜縣,試圖攻破漢軍防線,繼續南下威脅雒陽,頗有不管不顧的架勢。
同一時刻,劉備的第二封私人信件送到了雒陽,通過張讓的傳遞直接送到了劉宏手中,劉宏拆開來一看,頓時露出了驚喜的表情。
“玄德說,他想要回京述職。”
“回京述職?這有什麼必要嗎?”
張讓覺得奇怪:“他隻要派遣上計吏來就可以了,何須自己親自來雒陽?一來一回還挺費時間的。”
“你看看吧。”
劉宏把信件遞給了張讓,張讓接過,粗略地看了看,略有些驚訝。
“他想回來要到傳承?”
“這可是好事。”
劉宏笑道:“咱們漢室宗親還沒有誰能夠在這群眼高於頂的士人手裡拿到真正的傳承過,玄德開了個好頭,咱們漢室子弟也能正式介入到學術爭端當中了,說話也就有分量了。
玄德的意思是要拿到傳承,然後正式開始招收門生,準備授課傳承,營造劉氏的勢力,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事情,嘖嘖,心向漢室的士人,必須要維護漢室的士人,多新鮮啊。
而且他如果能在涼州開辦學府授課,那麼涼州人也會感念漢室恩德,涼州也能就此得到安定,一件事情,能夠帶來那麼多的好處,玄德真不愧是我的良佐啊。”
劉宏拿起麵前的一顆葡萄送到嘴裡,美滋滋地咀嚼著。
隨後,劉宏決定配合劉備,下令讓劉備回雒陽述職,而且正好,眼下的河東郡危機,他還需要劉備給他現場參謀一下。
劉宏接到信件的同時,盧植也接到了劉備的信件,信件裡說起了左氏春秋傳承的事情,盧植心下了然。
劉備想要在涼州辦學,撫慰人心,左氏春秋傳承人的身份有利於他在涼州地位的進一步穩定。
從劉備個人角度來說,這將直接奠定他在經學係統中的地位,涿郡涿縣劉氏將正式開宗立派。
就算從國家角度來看,一個經典傳承人在涼州的辦學行動也有利於增強涼州對漢帝國的向心力,有利於漢帝國在涼州統治的穩固。
但是如果讓劉備的弟子和門生係統裡出現一批涼州人,這對於劉備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雖然古文學派沒有反涼州反到魔怔的地步,對涼州的看法總體來說沒有今文學派那麼極端,但是對涼州人的態度顯然也沒有那麼好。
漢羌戰爭以來,涼州人二等公民身份的事實是存在的,一百多年的“傳統”,沒那麼容易被改變。
劉備想要接納涼州人,這在盧植看來固然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但是有待商榷。
正好後麵盧植得知劉宏要召劉備回京述職,他很高興,覺得正好能夠就這個問題和劉備商量一下一些細節問題。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