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熟練的士兵,缺少能統領大兵團的軍將,遇事調遣校尉、中郎將成為統兵將領,朝廷近乎失去指揮大量軍隊統籌四方力量展開整體戰之能力,隻能以小股軍隊進行小範圍作戰,缺乏全局視野!”
荀攸對劉備所說的一些詞句不是很理解,但是他稍微能明白劉備所要表達的意思。
“君侯,您的意思是說,自光武中興以來,朝廷便缺少能夠一戰而定乾坤的人才,是嗎?”
“也可以這樣說。”
劉備感慨道:“光武中興以後,尤其是孝章皇帝以後,大漢便缺少大規模作戰的進行,凡事都想要用最少的兵力在有限的地區進行,不去打整體作戰,不去打滅國之戰,隻為恢複治安而戰,這種治安戰打多了,大漢的武德便衰弱了。”
“治安戰……”
荀攸念叨幾句,抬起頭來看著劉備:“君侯,您覺得不能總是打這種治安戰是嗎?”
“那是自然,比如涼州三明之一的段熲,最多的時候,一年之內,打了一百八十戰,一百八十戰啊!兩日一戰,這是什麼樣的戰爭?”
劉備冷笑道:“古人從來推崇的都是畢其功於一役,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朝軍將都隻想著得過且過,消滅眼前之敵就可以,對隱患毫不在意,這邊撲滅了叛亂,那邊又起來了,疲於奔命,偏偏樂此不疲!
這其中,有多少是因為想要貪汙軍費、養寇自重,恐怕也隻有他們當事人自己清楚了,而在我看來,戰爭一旦發起,就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一定要讓一場戰爭的消耗換來最大的成果,如此,戰爭才是有意義的!”
荀攸被劉備這一說,頗有醍醐灌頂之感,頓時覺得一些過去想不通的問題被想通了。
同時,他也感覺劉備對世事的了解真的是非常透徹且觀點角度非常奇妙,也難怪他能做到那麼多的大事。
聽聞劉備出身寒微,甚至是織席販履長大的,十五歲才跟隨盧植讀書,但是僅僅隻用十一年就從一名寒微之士走到了如今這個大漢帝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的地位上。
總有人說這是他的命,但是荀攸覺得,劉備的聰慧與機敏也很重要。
當然,這不妨礙荀攸認為劉備是個天才,是一個能夠洞察世事並且一針見血找出問題關鍵之所在的天才。
跟著這樣一個天才,未來又能辦成什麼樣的事情呢?
荀攸並不能預測,但是他頭一次感覺自己的未來出現了名為“希望”的存在。
臨洮之戰以漢軍的全勝而告終,羌人聯軍被漢軍全殲,羌人聯軍的三個首腦也全部完蛋,其中一個死在了龐德手上,還有兩個死在了張飛手上。
當張飛知道自己一口氣斬殺兩個羌人首腦的時候,高興的難以自抑。
然後,他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劉備的擁抱。
“真不愧是我信賴的人,益德,你成長了,我為你感到驕傲!”
劉備的誇獎與承認對張飛來說無異於天籟之音,是真正可以讓他感到愉悅的事情。
張飛滿足了,啥也不說了,就等著劉備接下來的安排了。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也是毫無疑問的。
羌人想要劫掠隴西郡,並不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涼州正好缺人,缺很多很多的壯勞力,這方麵的人力資源再多也不會嫌多。
他們需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