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荀氏都已經在劉備身上投資兩個優秀族人了,荀爽本人也有極大的意願和劉備合作,而不是和袁氏合作,他總是覺得袁氏有點不靠譜。
所以這一次,荀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荀爽的選擇當然也被袁隗知道了。
當袁隗沒有看到荀爽出現在自己家裡的時候,就知道荀爽沒有選擇和自己合作,這件事情讓袁隗頗為不快。
不過,無所謂了,古文學派的諸多強力家族都選擇和自己合作,自己已經成功從盧植手上奪取了古文學派的實際領導權,這就足夠了。
袁氏本身就有強大的故吏集團在朝中支撐,再加上這一部分古文學派的勢力因為利益導向與袁氏合作,袁氏基本上就成為了朝中政治勢力最強的家族。
今文學派已經陷入低穀期,盧植掌握的力量不足以掀起波瀾,屆時,唯一能和袁氏力量掰腕子的,也就隻剩下宦官集團了。
宦官方麵……
主要還是以張讓、趙忠等人為首的聯盟最為難對付,袁氏在宦官中掌握的人脈關係無法與之對抗。
而且宦官還通過何進、何苗兄弟掌控了兵權,這份權力隻要在,宦官在雒陽的根基就難以動搖,袁氏也就不能說一定可以勝過宦官們。
所以,真正需要著手的不單單是今古文方麵,主要,還是軍事方麵。
如果能夠把宦官的軍事力量給瓦解掉,那麼打敗宦官、袁氏力量獨霸朝堂也就不是什麼無法考量的事情了。
袁隗的心中,一個大膽的計劃正在緩緩的醞釀之中,一個針對宦官集團軍事力量的釜底抽薪式的計劃正在逐漸形成之中。
袁隗的確不會打仗,但是袁隗懂人心——至少在規則之內,他懂。
所以他立刻去信董卓,要求董卓爭取打一個大勝仗,為他即將在朝中發起的政治攻勢做鋪墊。
董卓接到袁隗的信,不由得翻白眼。
勝仗是那麼好打的嗎?
更何況還是這種大勝仗。
說打就能打的話,皇甫嵩的腦袋還會搬家?
董卓派兵偵查了白波河穀周邊的地勢、民情之後,深深感到這一波不好收場,白波軍一時戰敗,但是主力猶存,戰鬥力還在,背靠並州的山匪和南匈奴,隨時可能受到支援。
而他這邊的支援……
不能說兵精糧足,也能說是聊勝於無。
這種情況下,董卓覺得自己能穩住聞喜縣的戰線就不錯了,哪裡還能進一步進取呢?
這並州刺史,未免也太難做了。
董卓為此煩擾不已,十分鬱悶。
更煩擾的事情接踵而至。
稍作休整之後,中平五年的三月中下旬,白波軍再次出擊,兵鋒直指聞喜縣,又一次展開了對聞喜縣漢軍的攻擊,並且兵鋒更加銳利,騎兵更多了,步兵也更多了。
董卓在其中觀察到了南匈奴騎兵的身影,心中暗道不妙,認為南匈奴開始對白波軍展開支援了,這對於他來說是個很大的問題,所以他不得不收縮戰線,集中兵力重點防禦。
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打勝仗,不是在要他的命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