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兩任皇帝上位初期的最大障礙物都是大將軍,所以再看看眼下的何進,看看眼下何進的權勢,還有宮裡的何皇後……
如果當今天子過世了,劉辯即位,權力是在劉辯的手上,還是在何皇後、何進兄妹手上呢?
天子能夠接受嗎?
這種想法一經提出,立刻就有了不小的市場,開始有人持這樣的看法,認為這種情況的可能出現或許就是天子決定對何進動手的目標。
因為厭惡何進,厭惡大將軍秉政的傳統,所以劉宏才決定針對何進展開一係列的行動,他不在乎何進是皇長子的舅舅,他隻希望劉氏天子的皇權不會旁落,可以一直被掌握在手裡。
這樣一想,很多過去想不通的事情瞬間就能想通了。
於是一些原本站在搖擺立場上的人紛紛倒向了盧植和劉備的師徒聯盟,選擇站在劉備的立場這邊,選擇站在天子這邊。
劉備也在這段時間裡上竄下跳,在雒陽城內來回奔走,多方尋覓支持,為此再次祭出了今古文之爭時期的慣用法寶。
他表示自己在解決掉不尊重天子的人之後,會再次推動古文學派的經典取代今文學派的經典。
此前袁隗有過這樣的承諾,但是失敗了,沒能成功,後麵拖拖拉拉反反複複,反正就是沒成功,搞的那些投向袁隗的古文學派勢力很是憂慮。
尤其麵對劉備強勢崛起的情況,他們更加憂慮了,所以之前就開始有意識的派人和盧植緩和關係,在劉備返回雒陽之前就準備反複橫跳了,等劉備回來之後,更是積極熱情。
都不要劉備上門找他們,他們就上門來找劉備了。
其中的代表人以鄭泰、賈喜為主。
這兩人在盧植和袁隗爭執的時候,是投靠袁隗的代表性人物,明明也是左氏春秋的受益者,卻因為其他家族的請求和自身家族的額外利益而選擇背離盧植,跟隨袁隗。
他們不滿足於左氏春秋的現狀,他們還要更多的古文經典取代今文經典,他們要更多。
現在劉備回來了,他們又來找劉備聯絡感情,說什麼他們隻是為了讓其他沒有獲得利益的家族一起獲得利益,以求保證古文學派最大限度的團結,避免徹底的分裂。
隻有左氏春秋傳承的家族獲利,而其他家族的傳承沒有獲利,這是不可以的,這是不利於團結的,這對於整個古文學派大和諧沒有好處,大家需要認真考慮這個問題的。
當時盧植不能帶著大家朝這個方向前進,隻有袁隗可以,所以大家都去跟隨袁隗,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他們隻是犯了所有閥閱家族都會犯的錯誤,應該是可以被原諒一次的。
對吧,玄德?
劉備微笑著看著他們,緩緩點頭。
對,當然對。
大家隻是為了利益,不是為了彆的,並不是對盧植有什麼個人看法,所以隻要利益到位,還是能互相協作辦大事的對不對?
劉備沒想著一開始就把他們怎麼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現在劉備要是不能得到很多人的幫助,不就證明自己沒有“道”嗎?
而當他有“道”的時候,不幫他的人就變成了無道者。
那才是全麵反攻的時候。
現在還不是時候。
所以劉備當即表示,帶領大家獲得勝利是他應儘的義務,隻要他能夠擊潰袁隗、何進的蟲豸聯盟,那麼他就是最強的權力者,屆時,他一定會幫著古文學派把今文學派徹底掃入垃圾堆。
但是前提是你們要幫我,要全力幫我,不能再有二心了。
鄭泰和賈喜當即表示劉備英明神武風神俊秀,一看就是能獲勝的樣子,他們一定會竭儘全力幫助劉備獲取勝利,一定不會讓蟲豸們取得勝利。
在劉備的這番原諒色的表態之後,鄭泰和賈喜給牆頭草們帶去了好消息,好消息帶到,牆頭草們自然歸順,他們全都回到了師徒聯盟這邊。
理由也很簡單。
袁隗到底是今文學派那邊跳反過來的,盧植和劉備試圖則是根正苗紅的古文學派自己人,同等條件下,自己人更值得信任,外人……
不好說。
所以袁隗就傻眼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