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觀去寫章程了。
朱英乾脆把禮部尚書禮部尚書任亨泰召過來,詢問一番關於黃觀的事情。
根據禮部尚書任亨泰的說法,黃觀在禮部並沒有體現得非常突出,交代的事情基本上都能辦理妥當,但是禮部本來事情就不算多。
基本上都是禮儀上,或者是對外交上。
值得一提的是,黃觀懂得的語言種類非常多。
基本上大明這邊有駐守使臣的,黃觀都能無障礙交流。
很多跟外臣打交道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由黃觀在負責。
基於此,黃觀跟大部分的外臣關係都比較好。
也就是說,黃觀懂得數十門外語。
六邊形人才啊。
還懂得韜光養晦。
朱英跟葉月清聊了下關於黃觀的事情。
“我的詹士府現在名存實亡,除了有個三品詹士狄玉森在斷案方麵有些用外,其他的基本上一直都空缺在那裡。”
“黃觀這麼個人才放在禮部確實有些浪費了,我有意把他調任到詹士府來,你覺得如何。”
葉月清回道:“黃觀本身就是禮部右侍郎正三品,如若調任到詹士府來,自然不可能降低品級,狄玉森擅長斷案,去年山西之事,導致刑部右侍郎身死,至今還是空缺,或可將狄玉森調任過去。”
朱英點點頭:“便就如此安排吧。”
隨後喚來秉筆太監郭忠,讓他去吏部傳達令旨。
按照如今大明吏部的官員升降,正五品往上的官,都需要朱元璋或者朱英確認才可以上位。
先前在刑部侍郎因山西的案子身死之後,本來應該立即選拔刑部侍郎的人選,但是朱英考慮到狄玉森雖是詹士府詹士,但一直都是在辦案上發揮才能。
是以乾脆就讓狄玉森去負責刑部右侍郎原先負責的部分。
現在也算是全了其心意。
太孫令旨傳達吏部後,吏部尚書詹徽自然不敢怠慢,迅速寫下通傳至於詹士府狄玉森手裡。
詹士府中。
狄玉森接到吏部的通傳,臉上神情帶著幾分尷尬。
秦立雪見此有些疑惑的問道:“夫君不是一直想在刑部辦案嗎,這番就任刑部右侍郎,同樣也是正三品,為何見夫君一臉不開心的樣子。”
狄玉森搖頭解釋道:“這說明太孫殿下對於我的能力,已經有些看不上了,詹士府是輔佐太孫殿下的部門,其權力的大小無有定義,正常來說太孫殿下的權勢越大,詹士府能夠管轄的地方就越多。”
“我大明如今陛下跟太孫間毫無間隙,不同於曆朝曆代針鋒相對之局麵,陛下早已大放權於太孫,加上如今太孫的威懾,已與陛下無異。”
“水漲船高,這詹士府的權力,哪怕是六部尚書亦不能比。”
狄玉森在詹士府已經乾了數年,比起最初來到這裡的時候完全不同,在偌大權力的溫養下,現在的狄玉森已經變得威嚴許多。
詹士府除開正三品詹士外,還有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設左右春坊,司經局,主簿廳。
然而實際上狄玉森隻是個光杆司令,他也不知道太孫是怎麼想的,除開自己這個詹士,其他的全是空缺。
下屬機構也就主簿廳人員滿配,左右春坊,司經局裡頭,隻有幾個看守衙門的,搞清掃工作的吏員。
狄玉森知道自己位高權重,行事也比較小心。
因此除開介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案件外,並沒有過多乾預其他部門。
現在被調走,實為明升暗降。
“我覺得這般也沒什麼不好,雖說在夫君看來是失了太孫殿下的寵幸,但這跟夫君的喜愛正好符合,也能讓夫君的能力得到體現。”
“同樣是正三品,咱們拿的俸祿也不會減少,隻要夫君用心辦事,我覺得如此也挺好。”
秦立雪並沒有過多在乎,開口說道。
從解州下縣平陸那等偏遠之地,來到繁華的京師,秦立雪已經是非常的滿足了。
雖說夫君的工作有所變動,但刑部右侍郎,那也是一等一的大官,在整個京師同樣是位高權重,比之詹士府詹士或許差了一些,可對生活影響不大。
秦立雪覺得這樣挺好,自家夫君的才能本來也就隻在辦案上,也不算枉費。
聽到妻子的話,狄玉森愣了一下。
隨後反應過來,苦笑道:“是我著相了,娘子你說得對。”
不得不承認,狄玉森這幾年裡感受到的權力太過於誘人,以至於本心有些動搖,在失去這權力的時候,心裡感覺到非常惋惜和後悔。
現在想來,自己德不配位,除開辦案外,根本無輔佐之能。
聽吏部通傳的人說,太孫殿下已經任命了新的詹士府詹士。
按照流程他還需要等著新詹士過來進行交接。
心中多少是有幾分不服氣的。
很明顯,自己之所以調任刑部右侍郎,便是因為此人的關係。
他倒是要看看,是誰有何等才能,被太孫殿下如此看重。
......
比起狄玉森來,黃觀的事情就簡單許多了。
章程還未寫完,吏部的調任文書就過來了。
聽到是去詹士府當詹士,黃觀並沒有意外,不過眼裡還是多了幾分欣喜。
即便早前預料到,現在看到調任文書,終歸是踏實下來。
心中也有幾分感動,他估計這調任的事情,應該是在數日後,或許等自己章程交上去再確定下來。
沒想到自己剛到禮部沒多久,這調任文書就緊跟著過來了。
這說明太孫極為看重自己啊。
可以想象,自己前腳剛離開坤寧宮,太孫就傳了令旨去吏部安排。
禮部右侍郎跟詹士府詹士品級雖說相同,可在權力上,完全是天壤之彆。
這意味著自己往後,有了能夠施展一身所學之地。
黃觀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
狄玉森很快就打聽到了新任詹士府詹士的人選。
雖說他已經調任刑部右侍郎,但在京師這些多年,人脈關係還是有的,這平調也沒有貶低的意思,所有人都知道狄玉森的才能都體現在了辦案上,如此也算人儘其用。
正三品的刑部右侍郎,在朝堂上都是一等一的大官,況且新任詹士府詹士又不是什麼秘密,沒多久就會在六部給事中通報。
“原來是六首狀元黃觀。”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
聽到這個名字,哪怕是還未見到人,狄玉森已然是心服口服。
黃觀的大名,在朱英那裡不怎麼知曉,可在文人的圈子裡,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