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轟隆。
隨著蒸汽機給力提高,數個齒輪開始咬合,方形大錘開始上下捶打起來。
匠人用火鉗夾著,將過冷水後的生鐵放置在方形鐵錘之下。
巨大的力道瞬間砸落,開出一道火樹銀花。
砰,砰,砰....
方形鐵錘不知疲憊,有節奏的一錘一錘不斷的敲打在生鐵之上。
這樣的力道,是人力所不能及,每每一錘都愈千斤之力。
“好錘,好錘,如此重錘,豈非人力可及,千鍛之鋼,如同探囊取物,輕鬆至極。”
“有這等大錘,咱可以為將士打造出最為堅固的盔甲,最為鋒利的兵刃。”
“火銃,大炮,用如此之鋼製作,連發數十而不用擔心炸膛之危。”
“此乃軍中重器。”
朱元璋隻是看了一段,隨即哈哈大笑說道。
他一下子就想到了這鐵錘的用法。
而那些匠人們,在使用這鐵錘之際輕鬆便捷,完全耗費不了多大的力氣。
等於說千鍛之鋼,大明可批量製造。
“這等利器,不可被人偷學了去,以後各地製造司,但凡有使用這等鐵錘者,必須要重兵把守才行。”
朱元璋補充說道。
這完全能給現在所有的將士裝備,上演一個大升級。
朱英笑道;“爺爺不用擔心,這方形鐵錘,可不是誰都能用的,其中的關鍵就是在於蒸汽機上。”
“沒有蒸汽機,這方形鐵錘就是個擺設,毫無作用可言。”
“如今能夠製造蒸汽機的所有人員,都已經被集中在科研司,科研司於京師腳下,三衛重重把守,無人可入。”
“且蒸汽機的製造,唯有寥寥數人懂得核心技術,其餘多數人員,不過是知曉一些皮毛罷了。”
“各地府城製造煉鋼大錘所需的蒸汽機,隻會是從京師運送過去,而非是人員過去製作。”
朱英的話,讓朱元璋心中輕鬆不少。
隨問道:“若是有人將其拆解開來,是否能夠進行仿製。”
朱英搖搖頭:“仿製不了,蒸汽機在科研司的生產後,特意將其中的一些關鍵地方焊死,強行拆卸隻能破壞個中結構,不懂得之人,不可能做到無損拆卸。”
“蒸汽機這東西,一旦損壞,外行無法進行修補,隻有拿回科研司重新製作其中部件,才能再次運行。”
蒸汽機的原理,或許在後世之人看起來不算很複雜。
可那都是因為有著知識教育的理論基礎。
對於如今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完全就是一抹黑。
即便是打造出蒸汽機的這些人,大部分也不知其原理。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既如此,咱就放心了,吩咐科研司儘快生產蒸汽機,還有各地府城立即做好準備,給咱多造一些這千鍛之鋼來。”
朱元璋摸了摸胡須吩咐道。
周邊官員拱手作揖:“遵旨。”
鋼材這等東西,不是短時間能夠出來的。
如同是蒸汽鐵甲船,現在都是在打造之中。
單單煉鋼的工坊全部建立完成,也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時間,逐步完成都到年底去了。
按照朱英的推算,製作出足夠的鋼材用於鐵軌,蒸汽火車,至少在完成大量的煉鋼工坊後,一年的產量才行。
不過現在已經可以開始規劃道路了。
不需要等到鋼材出來再做。
“大孫,你曾經跟咱說過的馬拉火車,是不是現在就可以做出來了?”
朱元璋的腦海中,突然想起了一個事情。
那就是在大孫還未有冊封太孫,正式入宮前,曾經提出過製作鐵軌的主意。
在那個時候,朱元璋直接否決了,並且覺得這樣的舉動太過於勞民傷財。
畢竟那個時候的大明,可沒有現在的富裕,國庫告急都成了日常事件。
為此去打造一條軌道,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豈非是荒唐之舉。
哪怕是大孫提出要先行勘探道路的主意,也被朱元璋直接否定了。
七年光陰悠然而過。
大明的變化天翻地覆。
而這軌道,顯然是有了真正可以實行的可能。
“沒錯。”朱英點頭應道。
朱元璋拍了拍大孫的肩膀:“咱當年確實是誤會了你,在眼光上,咱沒有你看得這般長遠。”
“雖說耽誤了數年時間,不過這對於大明來說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勘探之事,就現在開始做吧。”
朱英狡黠一笑:“爺爺,這關於軌道勘探的事情,孫兒在幾年前,就已經完成了。”
“並且那條用來製作於鐵軌的碎石官道,都已經修好兩年了。”
朱元璋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咱就知道,咱就知道,你這娃兒跟咱一般模樣,就是強。”
鐵鉉。
就是那位家在南陽,發現了先秦軌道遺跡的大臣。
他在看到先秦留下的軌道後,就一直覺得軌道可以製作出來,對於朱英的想法極其讚同。
在朱英正式冊封太孫後,他也就接到了朱英一項暗中交代的任務。
那就是勘探鐵道。
為此朱英特意給了他一個巡查禦史的身份作為掩護。
就這樣,勘探鐵道的修建,鐵鉉一直不斷的奔波在路上。
帶領了一幫子人,用了將近三年的時間,才勘探完成。
水泥製作出後,朱英繼續讓鐵鉉先行打造關於鐵道的官道。
鐵軌和普通的道路不同。
不能用水泥去製作,而是在夯實後鋪上碎石子。
碎石子的作用是支撐軌道的框架,火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會產生劇烈的震動,這些碎石就是為了平衡減緩火車帶來的震動之力。
要是用水泥的話,怕是走個一兩次就會儘皆開裂。
而這條作用於鐵軌的官道,朱英已經在暗中完成,朱元璋並不知曉。
“也就是說,大孫說的那蒸汽火車,於後年就能開始製作了。”朱元璋問道。
朱英回道:“不,明年就可以了。”
“鐵軌的製作是模塊化的,然後一截一截的進行拚裝,咱們現在的鋼材產量雖然不夠多,但也可以一條條道慢慢來。”
“等鐵軌差不多的時候,應當蒸汽火車也研究出來了,這跟蒸汽鐵甲船差好多的原理,科研司做出來並不算複雜。”
“或許明年年關之際,孫兒就可以和爺爺一起乘坐這蒸汽火車了。”
“屆時,孫兒要這中原大地上,各處都鋪設好蒸汽火車,真要到那時候,咱們從京師出發去到邊關,也就僅僅兩三日的功夫。”
朱元璋聞言,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