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和坤寧宮,也就一牆之隔。兌
從位置上,坤寧宮相當於乾清宮的後院一般。
坤寧宮沒有自己的大門,繞開乾清宮的話,就隻能是從側麵走。
顯然張伯等人動靜不算小。
其實不管是乾清宮還是坤寧宮,可不是像後世影視那般,晚上很是清靜,幾乎看不到人。
實際上宮殿裡每天都有數十個宦官和宮女值夜。
即便是在朱英所住的寢宮裡,外屋至少都會有六個宮女宦官隨時等待著。
一整夜都要安安靜靜的在房間裡守候。兌
這是為了在朱英起夜的時候,能夠有所方便照顧。
於安靜的環境裡,隻需要輕輕的喊上一聲,立即就有人掌燈過來。
他們在這安靜的深夜裡,於外屋的房間等候,不得發出任何的聲音,也必須時刻警惕著。
後世影視中那種蹦躂出來的刺客,還能潛伏進宮殿裡,完全就是扯淡。
稍微一點點細微的聲音,都會引起警覺,更彆提一直都得是全神貫注的等候。
像是劉和,郭忠這樣的大太監。
也是需要值夜的。兌
不過他們不需要徹夜的等候,一般會有自己單獨的小屋,在陛下和太孫殿下入睡之後,便也可以跟著睡覺。
若是有什麼事情,小官宦就會立馬通知他們。
像是在屋內值夜的宦官,看似這個活很累,可這已經是大多數宦官心中的夢想了。
首先他們值夜後,等到換班就可以睡覺。
隻要稍微聰明靈泛一點,在宮廷裡的生活也可以很是舒服。
況且作為陛下亦或是太孫殿下的身邊人,一般的宦官也會有所忌憚。
就算是中監,少監,對待他們都會客氣幾分。兌
年紀大了,終歸睡覺是要淺很多,稍微一點動靜就有可能醒來。
而值守的宦官,在張伯等人路過的時候,早也已經經過盤查。
知道是張伯這人特地從江南跑過來,朱元璋一下子就來了興趣,便就起床過來看下情況。
“是老奴的過錯,這般深夜打擾了陛下歇息。”
聽到陛下的話,張伯連忙跪倒在地說道。
朱元璋自然不會在意這些,問道:“如此深夜,是何等事務,說來也給咱聽聽。”
朱英嘴角帶著淺淺的微笑。兌
張伯當即心領神會,立即再拜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老奴徹夜趕回京師,此時進入宮廷,實在是因為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
“隻是因為這數額實在是過於龐大,老奴已經數日未敢合眼,生怕耽誤絲毫。”
說到這裡,朱元璋的好奇心已經被完全的抬起來了。
張伯自然也不會在這個點上,故意去吊陛下的胃口,這豈不是自尋死路。
當下繼續說道:“半月前,因江南地區呼喚開設雇傭行會,老奴受太孫殿下令旨,趕往江南地區籌備此事。”
“按照太孫殿下吩咐,老奴選址行會時,特意開設拍賣會,以對江南地區雇傭行會股份進行拍賣。”
“拍賣於前日結束,自結束之後,老奴便不敢歇息,想要這好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告知太孫殿下及陛下。”兌
此時旁邊的朱英把手中的賬本遞過來並說道:“這便是那賬本。”
朱元璋也算是明白了。
大致可能就是大孫又在江南那邊撈了一筆,對於這樣的事情,他早就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邊翻開賬本查閱,邊隨口問道:“此番入賬總計多少寶鈔呢。”
聽到這話,張伯下意識的看了眼朱英。
朱英微微頷首。
張伯這才回道:“回稟陛下,總計是十八萬萬餘貫寶鈔。”兌
朱元璋輕輕點頭道:“那還不錯,十八萬....萬?”
話還沒說完,朱元璋突然就意識到了不對。
億是後世才有的計數單位。
最早的億使用計數時,大致是對標十萬這個數目。
此時的大明,萬萬便是億。
隻是在讀音上,當說萬萬的時候,因為是疊音,所以不會有那麼的明顯。
這一刻的朱元璋,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兌
隻是心下又覺得,如果隻是十八萬寶鈔,值得這大孫身邊的心腹這般焦急。
如此推斷。
極有可能是十八萬萬?
十八萬萬啊!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大明建設到現在,二十八年來的賦稅,都沒這個數目的一半吧。
哪怕已經聽到,已經意識到是十八億貫大明寶鈔。兌
朱元璋心中還是不敢相信。
當下略微停頓之後,問道;“是十八萬?”
張伯道:“啟稟陛下,是十八萬萬。”
朱元璋:“十八萬萬?”
張伯:“十八萬萬!”
朱元璋突然感覺到心裡頭狂跳幾下,呼吸有些微微的困難。
當下深深的吸了口氣,這才舒服了許多。兌
朱英見此,連忙過來攙扶住老爺子。
朱元璋緩過來後,轉頭看向大孫,再次問道:“十八萬萬貫寶鈔?”
朱英再次肯定確認的點頭:“十八萬萬貫寶鈔!”
朱元璋得到肯定的回複後,頓時腦袋裡就是一片空白。
隨後朝著劉和揮了揮手。
劉和長久陪伴在朱元璋身邊,自然明白這其中意思。
連忙搬來一條椅子給陛下坐著。兌
坐好之後的朱元璋,感覺自己跟做夢似的,尤其是在這淩晨三四點的情況下。
還是有些不相信的問道:“當真是沒騙咱,咱可先跟你們講清楚了,若是騙咱,這可是欺君之罪!”
朱英在旁邊說道;“爺爺,賬本就在你手上,上邊有詳細的數目和統籌。”
聽完,朱元璋連忙翻閱起來,劉和也趕緊過來掌燈,方便陛下查看。
微弱的燈光之下,賬本上的筆跡清清楚楚。
何方家族,拍賣多少股份,出了多少錢財,後續還有備注,用何物進行抵扣,折合寶鈔多少,鑒定人姓名。
一應是明明白白。兌
翻到最後,是用紅筆書寫的一長排數字。
十八萬萬又三千七百五十六萬六千五百貫!
單單就後麵這個尾巴,就有三千七百多萬貫,極為接近在朱英入宮廷後,大明一年的賦稅。
白紙紅字,最是清晰。
看完之後,朱元璋久久不語。
半晌。
“哈哈哈哈哈!!!!!!”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