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俘不祥。儘
雖然是有過坑殺的想法,但是誰也不會說出來。
在這三十萬的安南兵俘虜裡麵,其實大多數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安南百姓,多數是青壯。
真正的戰兵不過是三四萬的數目。
戰兵其實和普通的百姓很好區分,一眼就可以認出來。
百姓們,作為社會的最底層,一個個都是麵黃肌瘦,身上難有什麼軍備,武器也是一些破破爛爛的。
戰兵大多數身體都比較壯實,尤其是身上的穿戴,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彆。
“就看那些戰兵怎麼處理了,還是得上奏陛下才可以,若是我等私自處理,必然會引來禍端。”儘
“那些百姓的安置,末將覺得可以先遣散一部分呢,往後邊去安置。”
“隻要掌握了多邦城這道門戶,涼他們也不敢再去。”
普定侯陳桓建議說道。
葉升點頭:“這般也可以,這些百姓多數都是被征召上來服兵役的,我先前在營裡頭轉了一圈,沒看到什麼反抗的情緒,老實聽話的很。”
“那些戰兵我讓人去審問了,其中一部分是安南的禁軍,餘者多數都是地方兵,一些刺頭先行處理掉,其他的倒是可以充當先鋒戰力。”
“倒是讓我沒想到的是,安南的火器似乎也有不少可取之處,有些地方感覺比咱們的火器還要優異一點。”
因為朱英比較重視火器的發展,所以現在大多數的將領,也對這方麵頗有了解。儘
這都是他們乾仗的家夥,自然要更加清楚才是。
葉升就很明銳的發現,多邦城這裡的火器,許多都是從安南都城那邊調動過來。
這些火器比之大明火器,最大的區彆就是在於火藥的配比,顯然大明火藥的配比經過不斷的檢驗和調校,要先進許多。
其中射程更是關鍵,大明的射程顯然要比安南的更遠。
其實在曆史上的朱棣安排張輔征討安南的戰爭中,就體現出了在那個時候,安南的火器是超越明軍的。
並且張輔的許多士兵,都是死傷於安南的火器之下。
隻是整體素質還是大明這邊更高,加上各方麵的戰略謀劃,這才有張輔三次平定安南事宜。儘
安南的火器發展,在宋朝時期就已經傳入到安南,且因為蒙元三次征討安南,安南繳獲蒙元軍的火器較為先進。
且對於安南來說,火銃更適合安南這樣的地區作戰,優勢非常明顯,所以就更加注重。
蒙元消滅宋朝之時,就有許多宋人逃難來了安南,這裡頭並不缺乏火器技術人才,也給安南的火器發展帶來了不少的貢獻。
葉升很快察覺到一個問題。
以太孫殿下對於火器的重視程度,如果自己能夠調查清楚安南火器的發展人才,並且輸送到京師去。
豈非是在征討安南的功勞之上,再多一份功勞。
想到就做。儘
當即葉升叫來副官:“去關押安南戰兵的那裡調查清楚,關於安南都城裡,有那些專門從事火器的匠人。”
“審問得仔細一些,不要有什麼遺漏,最好是連姓名住址這些都問清楚了。”
“若是能夠知曉這些的,便就賞賜他們一頓飽飯,若是明知而不說者,刑罰伺候,一定要盤問仔細了。”
聽到侯爺的安排,副官當即抱拳作揖道:“末將領命。”
葉升想了想囑咐道:“這件事暗中進行,不要鬨出太大的動靜。”
他還想再上一步呢。
作為侯爵,誰還不想著封個公呢。儘
作為藍玉的姻親,葉升的地位已經算是極為接近頂尖圈子,隻是雖說是開國功臣,但拿出來的功勞不算耀眼。
現在大明的局勢大家都看得很是清楚,往後來說,肯定是太孫殿下說了算。
太孫殿下性子很是直接,想要投其所好,火器是一個不能缺少的方麵。
主要能夠得到太孫殿下的重視,封公也不是說沒有可能。
葉升的年紀已經不小了,現在身子骨算是比較硬朗,但是說起來,可能再乾個十年八載的,可能就乾不動了。
打安南這樣的機會,是多麼難得才有一次,必須的好好把握清楚了。
對比起來,普定侯陳桓就差很多了,不管是在地位上還是人脈關係上。儘
於侯爵的圈子裡,普定侯陳桓也隻是中遊水準。
當然,這樣的水準也是因為如今大明優秀將領太多的緣故,這才導致於最上層的圈子裡,普定侯陳桓有些排不上號。
話說回來,能夠因為藍玉案而被牽連誅殺的,就沒一個簡單的。
普定侯陳桓也是其中之一。
大軍目前隻能暫時安置在多邦城了。
隨後葉升的副官,立即對安南俘虜中的這些戰兵進行提審,詢問關於安南火器的人才。
在這些俘虜裡麵,有不少禁軍於安南都城也是地位不低。儘
隻是如今淪為階下囚,每天隻能喝點稀粥活命。
聽到有機會能夠吃到飽飯,頓時前赴後繼的講述關於自己所知道的情況。
彆人或許不清楚,但是這些安南禁軍裡的頭目們很是明白,現在的安南已經沒有對抗大明的能力了。
整個安南淪陷,隻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
現在多邦城的麻煩隻是暫時的,當這邊解決之後,胡相還能拿什麼來抵抗大明軍隊。
就說象兵這塊,就有一百多頭象兵成為了大明掌控。
雖說象兵的缺陷比較明顯,但不可否認於安南這等地區,也是一個絕對強力的兵種。儘
很快,關於安南火器人才的名單就出來了。
拿到名單的葉升看了看,不僅有些咂舌。
“沒想到這安南真就這麼注重火器的發展,於火器上的匠人有如此之多。”
“想我大明太孫殿下,對於火器這般重視,這些人才的上貢,自然會是一筆不小的功勞。”
“關鍵是能讓太孫殿下知曉我這個人。”
葉升在心裡頭打著自己的小九九,並且打定主意,一定要想辦法把這些人才全部網羅過來。
過段時間攻打安南東都升龍的時候,這個問題要得到重視。儘
名單上有數十人,都算是安南火器匠人中的佼佼者。
其中排在首列的,名胡元澄。
跟胡季犛一個姓氏,據說還有點親戚關係。
還有一些,鄧明,陳季暄,黎澄等等。
其實這些人才,於曆史上也是被張輔調到了大明京師去發展。
於朱棣的神機營建立,提高了很大的貢獻。
永樂大帝朱棣在安南的戰爭中也發現這邊火器較為成熟。儘
所以也更加的重視這方麵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