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朱榑嘀咕道:“真是浪費了,太孫這麼好的箭術,還有著天生神力,這要是統帥一軍,誰還能與之抗衡,完全就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可咱們大明的太孫殿下,注定是這一身技藝隻能雪藏,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
說到這裡,朱榑有些憧憬道:“真是想看看太孫殿下禦駕親征的景象是多麼壯觀。”
朱樉微微搖頭:“咱們這大侄子的身手,可不是體現在個人之上,一人之力再是強大又有何用,你看看如今的大明將士們,現在已經跟以前完全不同。”
“我這次來倭國帶的這些兵,很多都是由大侄子操練出來,大部分的士兵也是由大明軍事學院畢業的學子率領,可謂是真正的達到了令行禁止。”
“便就是那百戰老兵,都不見得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並且軍令如山,即便是我下達屠城之令,他們即便是有些不願,但也堅定的完成。”
“這可比個人的武力要重要得多。”
朱樉的話讓幾個藩王,尤其是朱棣都陷入沉默。
這話裡的意思好似是在稱讚朱英,但從更深的角度來看,就是他們所率領的兵,更是屬於太孫更非他們個人。
這個景象從朱英抵達倭國的時候,幾個藩王就有所察覺了。
他們能感受到,如果朱英在他們的軍營之中,根本不需要虎符和調令,隻需要一聲令下,所有的將士們都會直接的聽從他的號令。
這樣的情況可不是少數,而是幾乎所有的將士都有著這樣傾向。
這在軍隊中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偏偏就是朱英給做到了。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朱英如果要奪走他們手裡的兵權,隻需要一句話就可以。
哪怕這裡是海外,哪怕是在他們的藩國中。
“此乃我大明之幸。”
良久,朱棣緩緩的開口說道。
朱棡下意識的張開嘴,想要去反駁老四。
這已經是他的習慣了,但凡隻要是老四在,不管說的什麼話都要去嘲諷一波。
隻不過這次朱棡微微張嘴之後,硬生生把將要說出口的話又給吞了回去。
這涉及到太孫殿下,有些話可不能亂說。
朱棣察覺到朱棡的異動,但是並沒有要去搭理他的想法。
對於和二哥之間的那點事情,從最初的煩躁到現在已經是無所謂了。
每次朱棡嘲諷朱棣的時候,朱棣隻當是自己被狗咬了。
怎麼著,還給咬回去啊。
那豈不是跟狗一樣了。
這樣的次數多了,朱棣便已經麻木,完全可以做到直接無視朱棡。
隻不過他現在的心裡頭不怎麼好受。
朱棣很小的時候,就覺得除開父親之外,軍事天賦自己最強,而巨大的功勞也證明了這一點。
朱英的出現,讓他有一種既生亮何生瑜的感覺。
在政治手腕上輕鬆克製他也就算了,自古老大難的藩王問題也就這麼輕鬆的迎刃而解。
自己這些當皇叔的藩王,輕易的就被調離了藩地,來這海外給大明打江山,偏偏還沒有什麼多話可說。
那些留在大明的閒散王爺,也自是沒有反抗的能力,可謂是人儘其才。
現在於軍隊上的成就這麼高,個人武力值還如此離譜,簡直是離大譜。
幾個藩王閒聊幾句後就沒了心思,隻能是各自散開。
.......
“他想見我?”
朱英有些好奇的問道。
方才郭忠稟告,倭國現任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之子足利義持,在宮殿外想要求見大明太孫。
“若是我沒記錯的話,這個足利義持才十來歲吧,他是跟著足利義滿一起來的?”
郭忠道;“回稟殿下,足利義持是一人獨自前來,身邊僅有兩名護衛,不若是老奴去回絕了?”
要不是足利義持堅持以幕府將軍的身份求見太孫殿下,郭忠都沒有想要稟告。
隻是對方年紀雖小,但卻也是正兒八經的倭國幕府將軍,正視的拜帖過來,即便是太孫殿下大概率不見,那自己也得是先行稟告。
朱英笑著說道:“讓他進來吧,我倒是想看看這麼晚了,這小家夥一人偷偷的跑到我這裡來,想要說些什麼。”
天色已黑,這個時候跑來肯定是足利義滿不知道,朱英心中自然有幾分猜測。
本來覺得不太可能,但或許見見也是不錯。
得到準許的足利義持極為興奮,當下是小跑著來到大殿之中。
見著大明太孫後,行五體投地跪拜大禮:“小國臣子足利義持,拜見天朝上國太孫殿下。”
足利義持的漢語說得還算不錯,咬字清晰,比之一般的倭國貴族好得多。
“免禮,賜座。”
“謝殿下。”
按照大明禮儀,足利義持隻有半個屁股坐著,這讓身高瘦小的他有些難受。
“沒必要拘禮,坐好了回話。”
雖然燈光晦澀,但朱英視力好,自然看得清晰,他還犯不著跟這麼個半大孩子去計較。
“謝殿下。”
足利義持聞言,稍稍挪動了下,但也沒有滿座。
此時的足利義持心裡頭十分緊張,手心都出汗了,在跟大明太孫麵對麵的情況下,原先準備好的話語都似乎忘記掉,腦袋裡隻有一片空白,不知是怎麼開口。
畢竟隻有十來歲,而且白天朱英神勇的表現,已經讓他的心裡有了很強的崇拜心理,這也就導致了現在的緊張。
“這麼晚了,幕府將軍來求見本宮,可是有什麼想說的事情。”朱英見此,率先開口問道。
足利義持穩壓,當下腦子一熱又跪倒在地:“今日得見太孫殿下神勇之姿心下震撼,為之折服,以至於久久未能平複。”
“小臣年幼,心慕太孫殿下神勇,異想天開求見,想拜太孫殿下為義父,還請太孫殿下成全。”
朱英一愣,他還真沒想到,這個十來歲的足利義持要拜自己為義父。
平白多了個乾兒子?
其實從身份地位上來說,足利義持是未來的幕府將軍,等同於倭國的實際掌控者,不僅是有這個資格,而且算是自降身份。
當然,朱英也很清楚,這是足利義持想要借助自己身份,去謀取倭國裡更大的權力。
堪堪十來歲就有這個心機和魄力,倒是讓朱英有幾分欣賞的意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