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自從是當了大明太孫之後,於軍事,工業,經濟,政治各方麵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前世的一些好的管理製度,也會通過契合當今世道的情況下拿出來。
當然,有著高產作物的背書,即便是有些地方步子邁得稍微大一點,也並沒有大的影響。
朱英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讓大明的國祚更加延綿,一些曾經曆史上出現過的錯誤,及時的糾正過來。
在用人這塊,其實朱英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感覺,因為他現在所看到的朝廷,已經是朱元璋幾番清洗過後了。
曾經中原王朝曆史上那種文官集團對於皇權的壓製完全不存在。
洪武時期,皇帝的權力可謂是全麵壓製整個朝堂,就算是錯的,下邊的群臣也沒有膽子敢去反駁。
能夠讓朱元璋心堵的,基本上已經全部都埋到土裡去了。
現在朱英實際上已經掌控了朝堂,但並沒有正式繼承皇帝位,前頭的壓力全都在朱元璋的身上。
或許朱英繼位之後,這些文官們會稍微的活躍一點,至少不用擔心上朝的時候還能不能熬到下朝。
朱元璋最近是沒怎麼殺人了,可這並不代表群臣心裡的陰影就能過去,誰都清楚若是惹惱了陛下,會有怎樣的結果出現。
對於海外這塊,朱英隻是按照前世的一些想法,去發展大明水師,扶持海貿,增加大明國庫和民間的收入。
卻是忘了可以利用現在大明的影響力,去吸收全世界的天才。
如果把整個世界的人才,都吸引到大明這裡來,那將會發生多麼璀璨的文明火花。
想想都感覺到特彆的激動。
“蘇丹娜,你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提議,你說要我怎麼感謝你呢。”朱英笑著對蘇丹娜說道。
蘇丹娜微微嘟著嘴唇,有些喪氣的說道:“我懷孕了,太醫交代說不能行房事,還能是怎樣的感謝呢。”
朱英無語,這妮子怎麼整天都想著那事,就不能有彆的愛好了嗎。
也虧是自己身體強壯,不然還真有些扛不住。
不過隨即就想到一件事。
“既然你喜歡音律,那麼回到大明之後,我便讓人在邸報上刊登,征集全天下包括海外之地,但凡有擅長音律者,皆可來大明京師學習,交流。”
“我會在京師新建一個學院,為大明世界音律學院,讓這些從海外各地過來擅長音律,喜歡音律的人全部都集中到一起來。”
“我會傳告所有海貿行商,但凡是有人擅長音律,不管他是什麼身份,隻要沒有觸犯大明律法,都可以免費搭乘我大明海船來到京師,免去所有學費,並且由學院包吃包住。”
“這樣你隻需要在大明,就可以聽到全世界的音律,不管是多麼遙遠的地方,隻要我大明海船能夠抵達,就會為你尋來懂音律之人。”
蘇丹娜的眼睛都亮了起來,不可置信的問道:“這是真的嗎,你真的願意為了我這麼去做嗎。”
朱英笑著說道:“你在大明身邊隻有我,但是我作為大明太孫,沒有辦法每天都陪在你旁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讓你過得更加的開心。”
“音律學院不僅是對於你,對於整個大明來說也有著文學上的意義,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自然是要去辦的。”
大明文化的提升,並非是自身的一成不變,中原王朝自古以來就沒有對外的排斥,所謂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朱英想讓大明成為整個世界的音樂聖地,完全是很有可能辦到的。
無非是耗費一些不起眼的錢財罷了,不管是建造學院還是包吃包住這些費用,對於朱英來說真的就是九毛一毛上的毛尖尖,半點浪花都看不見。
可這樣的舉動,卻會影響到深遠的後世。
音樂隻是開始,其他各方麵在往後也會逐漸的加強起來。
蘇丹娜的眼睛裡,是滿滿的愛意。
她真的非常慶幸自己當初堅持來到了大明,並非機緣巧合的遇到了朱英。
從朱英口中得知,基本上很少會去到聞香閣外邊,偏偏就是那麼難得的一次,就相互間遇到了。
雖說懷孕了不能行房事,但一些其他方麵還是可以的。
......
瓦剌。
準噶爾部落。
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姚廣孝一行人終於是來到了瓦剌地區。
一路上倒是非常安全,按照朱英那邊的令旨,直接就在北元雇傭協會給下了個大單子,引得眾多北元部落的瘋狂搶奪。
自從北元雇傭協會成立之後,現在的北元早已經沒有了打秋風的習慣。
因為大明糧食多啊,隨著高產作物的不斷種植,餓死人這種事情已經是非常的少見了。
原本對比大米,小麥較為難吃的番薯,馬鈴薯,玉米等,也因為更加細致的加工有了更多的做法。
其中研磨成粉是最為常見的,玉米麵,馬鈴薯麵,番薯麵,吃起來味道還是真是不比小麥差到哪裡去。
一口飽飯對於北元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恩賜。
其實若不是活不下去,北元的大多數部落哪裡會想冒著生命危險去劫掠呢。
每次出門的時候,部落的青壯十個能有兩三個回都已經是很不錯了。
現在能有個賺錢吃飯的地,還能是奢求什麼。
外頭說是不好聽,好像是在給大明當工人一般。
隻是能夠吃上飯,那還能怎麼滴。
現在幾乎所有的北元各部落已經是徹底的依附在大明這條船上了,許多部落的家庭,每天就是琢磨著多生一些兒子,等長大了就送到北元雇傭協會去。
一些半大的孩子,從小都已經是在灌輸怎麼去北元雇傭協會裡討生活了。
曆史上的難題,似乎就這麼輕鬆的在朱英手裡解決掉了。
有道是獸人永不為奴,除非是包吃包住。
當然,站在曆史上的角度上來說,現在大明跟北元的和平共處,是有著相當大條件的製約。
如果朱英不在了,或是大明發生了動亂,那麼往後還能有這麼融洽嗎,這都是說不準的事情。
或許以後北元撕毀盟約,還會有文人去罵曾經的大明太孫,是他給大明留下了這麼巨大的隱患,養活了更多白眼狼。
亦如當年曹操因為中原漢人十室九空,所以從外引進胡人,這才有了後邊五胡亂華。
在這點上,同樣是爭論不休褒貶不一。
似乎,現在的朱英又好像走在了曾經曹操走過的道路上。
但就如今的利弊來說,北元跟大明的和諧,更加符合高速發展的大明。
朱英有信心,讓大明一直壓製住北元。
如果後世子嗣真的生出了那麼幾個孽子,這又能有何辦法,不過是儘量長一些罷了。
這天下,哪有什麼永恒不變的皇朝。